九头草
《中华本草》:九头草
拼音注音
Jiǔ Tóu Cǎo
别名
瞿麦、黄金铁、马柴胡、金柴胡。细叶独根、癞头参
出处
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细蝇子单、红细蝇子草的根或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ilene tenuis Willd.2.Silene tenuis Willd. Var. rubescens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根部,洗净,晒干或切片晒干。或夏、秋季花尚未开放时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杂草,扎把,晒干。
原形态
1.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稍肥厚成细圆锤形,长达33cm,根头处留有多条茎的残基。数茎丛生,圆柱形,绿色,被短毛,节膨大。单叶对生;在基部簇生,茎生者2-3对,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长3-9cm,宽1-4mm,基部抱茎,全缘,两面均被短毛;叶缘毛较多。花多数,成总状聚伞花序,小聚伞常只1花,小花梗长6-24mm,中部常有苞片1对,卵形,先端呈刚毛状;花萼简状,边缘具缘毛;有10脉,绿色或紫色;花瓣5,白色或淡黄色,条状,先端2裂,爪辨不具缘毛;雄蕊10;子房长卵形,花柱3,线形。蒴果瓶状,6齿裂,外被宿萼。种子多数,细小,背侧各具5行突起。花期8-9月,果期9-10月。2.本种与上种的主要区别在于:茎带紫色,花呈浅红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草丛中。。资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山东、新疆、青海等地。2.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根圆锥形,长约10cm,有的可达32cm,直径约1cm,有侧根。根头留有茎基。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具细纵皱纹。质坚硬,气微,味淡。地上部分全草长30-50cm。茎多分枝,圆柱形,直径2-3mm,表面淡绿色或黄绿色,下部带紫红色,被有短毛,节膨大。节间长3-7cm,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对生,卷缩,完整者呈线形,长3-5cm,宽3mm,黄绿色,全缘,两面均被短毛,基部呈短鞘抱茎。花单生于叶腋,多萎缩,花梗长1-2cm,下部有一对苞片,展开后可见花瓣5枚,线形,先端2裂,淡粉红色。气微,味微苦。
性味
苦;性平
归经
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活血调经;止血。主热淋;血淋;小便不利;痢疾;月经不调;经闭;崩漏;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头草
拼音注音
Jiǔ Tóu Cǎo
别名
小九股牛
来源
石竹科蝇子草属植物九头草Silene tenuis Willd.,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通经。用于小便不利,尿痛,尿血,闭经。
用法用量
2~3钱。
备注
(1)本种植物有一变种[b]紫茎九头草[/b](癞头参)Silene tenuis Willd. var. rubescens Franch.,药效相似。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九头草
拼音注音
Jiǔ Tóu Cǎo
别名
小九股牛
出处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石竹科植物九头草的根。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3~57厘米。根条状,直下生,长可近32厘米,根头处留有茎基。数茎丛生,圆柱形,绿色,被有短毛,节处膨大。基生叶线形,长约3.4厘米,宽约3.3毫米,具细柄;茎生叶对生,长6~8厘米,宽2.4~4毫米,抱茎,全缘,两面均被短毛,叶缘毛较多。花单生,着生于上端的叶腋中,花柄长6~24毫米;中部有苞片1对;花萼有明显10脉;花瓣5枚,线状,带有红晕或近白色,先端2裂;雄蕊10;雌蕊花柱3。果实瓶状,6齿裂。种子多数,细小。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草丛中。
性味
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
破血,清热,利尿。治小便不利,淋漓涩痛,血尿,经闭不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
备注
同属植物[b]九头草[/b],又名癞头参、竹节防风,其形态主要区别点是:茎带紫色,花为浅红色,较本品色深。其根功效与本品相同。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狗骨柴
- 野鸦椿叶
- 土瓜
- 土千年健
- 杠板归
- 杏仁
- 岩扫把
- 猫头
- 桂花枝
- 蚂蚁花根
- 红辣槁树皮
- 银粉背蕨
- 鸭儿芹果
- 括金板
- 单叶铁线莲
- 云雀
- 山蚂蝗
- 金钮扣
- 大苞寄生
- 老鼠耳
- 杉塔
- 沙前胡
- 催吐白薇
- 石豇豆
- 山砂姜
- 假蓝靛
- 牡蛎
- 苎麻
- 女儿红根
- 桃叶
- 花荵
- 丝瓜络
- 笑靥花
- 鹄绒毛
- 生藤
- 天王七
- 小麦
- 青叶胆
- 榛子花
- 雪山鼠尾草
- 蛇胆草
- 茉莉花
- 红蓝地花
- 葛藟叶
- 蛇菰
- 一朵云叶
- 青榨槭
- 岩五加
- 喜马拉雅米口袋
- 大一枝箭
- 芡实叶
- 多茎野豌豆
- 吹云草
- 骨把
- 花红叶
- 柿子
- 裂叶心翼果
- 枳椇木汁
- 燕窝
- 鸭脚木叶
- 藜
- 线叶蚤缀根
- 木蹄
- 母猪菜
- 猪屎豆
- 腊雪
- 美味牛肝
- 杉木油
- 赤胫散
- 卷耳
- 地丁
- 西红柿
- 雀翘
- 獾油
- 土大黄叶
- 象皮
- 麻栎
- 钓鱼竿
- 大皂角
- 费菜
- 一点红
- 枫寄生
- 煅石膏
- 栗毛球
- 虎杖叶
- 向日葵花盘
- 林荫千里光
- 苜蓿
- 江珧柱
- 白背叶根
- 九龙藤
- 附地菜
- 覆盆子
- 柃木
- 爬藤榕
- 马勃
- 酸水草
- 花椒叶
- 满山红油
- 蛇王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