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倒生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九倒生
拼音注音
Jiǔ Dǎo Shēnɡ
别名
铁郎鸡、铁扫把、金鸡尾、线鸡尾、地柏枝
英文名
Herb of Vaiante Spleenwort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变异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varians wall.ex Hook.et Grev.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植株高10-22cm。根状茎短而直立,顶部密生有虹色光彩的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下部亮栗色,向上到叶轴为灰绿色,幼时疏生纤维状鳞片;叶片披针形,薄草质,长10-15cm,宽2.5-4cm,先端渐尖,基部略狭,2次羽状分裂,羽片8-12对,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2-2cm,宽6-10mm,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齿;每齿有细脉1条。孢子囊群每裂片上2-3枚,囊群盖条形。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50-3500m的山谷湿岩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湖南、山西等地。
性味
凉;微涩
归经
肾经
功能主治
活血消肿;止血生肌。主刀伤;骨折;疮疡溃烂;烧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倒生
拼音注音
Jiǔ Dǎo Shēnɡ
别名
变异铁角蕨、铁狼萁
来源
蕨类铁角蕨科九倒生Asplenium varians Wal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山西、陕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性味
微涩,凉。
功能主治
止血,生肌。主治刀伤骨折。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烂敷。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九倒生
拼音注音
Jiǔ Dǎo Shēnɡ
别名
铁郎鸡
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为铁角蕨科植物变异铁角蕨的全草。秋后采。
原形态
植株高10~22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顶部密生有虹色光彩的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下部亮栗色,向上到叶轴为灰绿色,幼时疏生纤维状鳞片;叶片披针形,薄草质,长10~15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略狭,2次羽状分裂,羽片8~12对,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2~2厘米,宽6~10毫米,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齿;每齿有细脉1条。孢子囊群每裂片上2~3枚,囊群盖条形。
生境分布
生于阴处石上、墙上及树上。分布云南、贵州、四川至山西等地。
性味
性凉,味微涩。
功能主治
捣敷治刀伤,骨折。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了哥王
- 鹿尾
- 毒芹
- 川谷根
- 角螺
- 蝗虫
- 九味一枝蒿
- 假蒟果穗
- 剑叶铁角蕨
- 卷耳
- 糙叶千里光
- 假香附
- 角茴香
- 角螺厣
- 九子不离母
- 三叶茶
- 剪红纱花
- 剪草
- 角翅卫矛根
- 金冠鳞毛蕨
- 小叶黑面叶
- 卷伞菌
- 蠘
- 金丝藤仲
- 金匙叶草
- 红钉耙藤
- 九眼独活
- 见血飞
- 黄荆
- 角叉菜
- 金丝杜仲
- 金叶柃
- 金果榄
- 棕板
- 九里香
- 假木通
- 假茼蒿
- 假荆芥
- 假鹊肾树
- 蕨菜
- 金丝藤
- 金狮藤
- 假黄麻
- 剑叶玉簪
- 剑叶耳草
- 金慈姑
- 石楠
- 水晶兰
- 使君子叶
- 藏三七
- 金棒锤
- 九层风
- 野丹参
- 九翅豆蔻
- 交让木
- 假山皮条
- 剪夏罗
- 见血住
- 角翅卫矛
- 五倍子内虫
- 假连翘
- 蓟罂粟子
- 卷心菜
- 酒饼叶根
- 野饭豆
- 虾蟆肝
- 金丝梅
- 红皮
- 金叶子
- 金槐
- 金牛草
- 假耧斗菜
- 假蒟根
- 假通草树皮
- 剑叶铁树叶
- 三花枪刀药
- 角果木
- 酱
- 金剪刀
- 金剪刀草
- 喜马拉雅米口袋
- 决明子
- 酒酿
- 金堂葶苈
- 聚藻
- 假葡萄
- 假连翘叶
- 假酸浆
- 剑麻
- 蕨萁
- 卷丝苦苣苔
- 金樱根
- 九爪龙
- 井底泥
- 蕨麻草
- 角果木叶
- 金丝李
- 金星草
- 假刺藤
- 蒲儿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