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菌
《中华本草》:梓菌
拼音注音
Zǐ Jūn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硬壳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mes hornodermus Mon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去掉杂质,切片,晒干备用。
原形态
硬壳层孔菌 子实体多年生,侧生无柄。菌盖大多扁平,罕为蹄形,(8-17)cm×(10-21)cm,厚3-6cm;盖面皮壳很硬,暗褐色至黑色,光滑,有棱纹,边缘钝。管口面白色至米黄色;管口小,圆形,每1mm间4-5个;菌管多层,每层长约3-5mm,近白色至浅米黄色。菌肉木质,硬,白色,后渐变为茶褐色,厚4-8mm。孢子卵圆形,无色,光滑,(6-8)μm×(4-5)μm。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栎树等枯立木上。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子实体无柄。菌盖多扁平,贝壳形,长径10-21cm,短径8-17cm,厚3-6cm。表面具皮壳,暗褐色或黑色,光滑,有同心环纹。管口面类白色,管口圆形,每1mm间4-5个。纵剖面可见菌管多层。木质。气微,味淡。
功能主治
定惊;止血;祛风止痒。主小儿急慢惊风;咯血;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筀笋
- 狗枣子
- 狗牙贝
- 金钗股
- 棕榈根
- 狗血
- 藁本
- 中华赛爵床
- 竹凌霄
- 皱巴坚螺
- 锯齿溪蟹
- 葛菌
- 坠桃草
- 狗脚草根
- 葛藟果实
- 狗枣猕猴桃
- 金老梅枝
- 金腰燕
- 金银花露
- 金石溜
- 樟木
- 樟树皮
- 金边兔耳
- 凤仙透骨草
- 长梗千里光
- 黄荆子
- 绿花独活
- 五叶木通
- 金钱苦叶草
- 竹茹
- 金箔
- 甘蔗皮
- 金鸡脚
- 佛杜树
- 金草
- 疳积药
- 珍珠伞
- 枳壳
- 沼生水马齿
- 蛤蜊
- 金线包
- 瓜子莲
- 佛葵
- 菰根
- 番红花
- 甘青青兰
- 蛤蜊肉
- 葛花
- 锦鸡
- 槠子皮叶
- 珍珠莲根
- 竹叶椒
- 金花蚤草
- 甘蓝
- 甘蔗
- 甘青雪莲花
- 梓实
- 窄叶大戟
- 栀子根
- 竹蠹虫蛀末
- 柱果铁线莲
- 荷青花
- 猪血
- 朱砂根叶
- 祖师麻
- 金蛤蟆
- 窄叶鼠李
- 金银花子
- 疳积草
- 金老梅花
- 金钱松叶
- 竹柏
- 柱果木榄果
- 金钩如意草
- 甘菊花露
- 朱蕉花
- 狗屎花
- 甘蔗滓
- 金荞麦茎叶
- 观音莲
- 金鸡豇豆
- 竹根七
- 谷木
- 皱叶南蛇藤
- 瓜蒌子
- 金花茶叶
- 竹鼠子油
- 甘青铁线莲
- 狗蹄
- 杂蘑
- 猪胰
- 扶桑叶
- 柱果木榄叶
- 猪肤
- 枣树皮
- 韭子
- 甘菊
- 金耳环
- 甘西鼠尾
- 凤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