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菌
《中华本草》:梓菌
拼音注音
Zǐ Jūn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硬壳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mes hornodermus Mon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去掉杂质,切片,晒干备用。
原形态
硬壳层孔菌 子实体多年生,侧生无柄。菌盖大多扁平,罕为蹄形,(8-17)cm×(10-21)cm,厚3-6cm;盖面皮壳很硬,暗褐色至黑色,光滑,有棱纹,边缘钝。管口面白色至米黄色;管口小,圆形,每1mm间4-5个;菌管多层,每层长约3-5mm,近白色至浅米黄色。菌肉木质,硬,白色,后渐变为茶褐色,厚4-8mm。孢子卵圆形,无色,光滑,(6-8)μm×(4-5)μm。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栎树等枯立木上。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子实体无柄。菌盖多扁平,贝壳形,长径10-21cm,短径8-17cm,厚3-6cm。表面具皮壳,暗褐色或黑色,光滑,有同心环纹。管口面类白色,管口圆形,每1mm间4-5个。纵剖面可见菌管多层。木质。气微,味淡。
功能主治
定惊;止血;祛风止痒。主小儿急慢惊风;咯血;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鹅首马先蒿
- 铁罗伞
- 松树梢
- 辣木通
- 楸叶
- 帕梯果
- 矮脚苦蒿
- 高粱乌米
- 稻芽
- 三叶委陵菜
- 爵床
- 田螺壳
- 野猪头骨
- 五爪风
- 豆麻
- 大豆黄卷
- 木槿花
- 山茴芹
- 高山瓦韦
- 过山消根
- 野山茶
- 凹裂毛麝香
- 暗鳞鳞毛蕨
- 四方拳草
- 枯萝卜
- 猩猩木
- 竹(鼠留)肉
- 安徽刺黄柏
- 矮柳穿鱼
- 绿青
- 柠檬
- 阔叶垂头菊
- 海芋
- 大接骨丹
- 大驳骨丹
- 鸡血七
- 盘龙参
- 辫子草根
- 榉树
- 银丝杜仲
- 华南紫萁
- 矮杨梅果
- 沙漏芦
- 矮杨梅皮
- 艾纳香根
- 阿尔泰紫菀
- 高原蚤缀
- 鲫鱼
- 黄龙藤叶
- 大叶铁包金
- 干漆
- 三台红花
- 金背枇杷果
- 阿尔太多榔菊
- 冻青叶
- 乌鳢
- 紫薇根
- 矮茎朱砂根
- 鳍蓟
- 车前草
- 曼陀罗子
- 单体蕊黄芪
- 张公鱼
- 金鱼
- 栀子叶
- 宜昌荚蒾叶
- 滇南冠唇花
- 偏瓣花根
- 荔枝草
- 黄桷树根疙瘩
- 华罂粟
- 天脚板
- 铁角凤尾草
- 阿尔泰扭藿香
- 紫花鱼灯草
- 滇白药子
- 昂天莲
- 白丁香
- 椬梧
- 小松藻
- 凤尾蕉花
- 安徽杜鹃
- 矮脚罗伞
- 安徽小檗
- 剑叶铁树
- 五代同堂根
- 凤眼草
- 火赤链蛇
- 毡盖木耳
- 金腰子
- 橡实壳
- 金露梅
- 闽粤千里光
- 山慈姑
- 山蒿
- 大荃麻
- 天山花楸
- 大泡通叶
- 罗浮柿
- 聚头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