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鬃铃花
《中华本草》:白马鬃铃花
拼音注音
Bái Mǎ Zōnɡ Línɡ Huā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大白花杜鹃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decorum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季花盛开时采摘,晒干。
原形态
大白花杜鹃,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8m。小枝粗壮,无毛,幼枝绿色,初被白粉。叶簇生于枝顶;叶柄长1.5-3cm,粗壮,上面近平坦,具槽;叶片厚革质,长圆形或矩圆状椭圆形,长5-15cm,宽3-5cm,先端钝或圆形,具短凸尖,基部楔形或钝,有时圆形或近心形:叶面光泽、侧脉12-16对,纤细,有密网纹,两面微"隆起。伞房状花序顶生,有花8-10朵,总花序轴长约3cm,疏生腺体;花萼小,杯状,6-7裂,边缘疏生腺毛;花冠漏斗状钟形,长3-5m,白色或带蔷薇色,有时有淡绿色或粉红色斑点,里面基部有毛,裂片6-8,近圆形,先端有微缺;雄蕊,12-16,不等长,花丝基部有微毛;雌蕊长4-4.5cm,子房圆柱形10室,密生腺体,花柱绿色,被白色或淡黄色腺体。蒴果长圆柱形,长4cm。花期4-7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000-3600m的林下或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化学成分
花瓣中含脂类(lipid),蛋白质(prOtein)等。
性味
味酸;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
止咳;固精。主久咳;遗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百眼藤
- 红杉
- 水贯众
- 皱叶羊蹄
- 枳实
- 黑参
- 黑色鳞毛蕨
- 皱叶变豆菜
- 松树皮
- 东北桤木
- 黑面防己
- 中华剑蕨
- 异叶青兰
- 茯苓皮
- 黄蜀葵花
- 鼋膏
- 豆蔻壳
- 蒲棒
- 肥皂核
- 亮叶桦皮
- 芭蕉头
- 木本远志
- 蜀葵叶薯蓣
- 桂花枝
- 豆蔻花
- 雁脂
- 山柳菊
- 蛇附子
- 蝮蛇胆
- 蓬莱葛
- 蝉翼藤
- 萍蓬草
- 覆盆子根
- 珍珠菜
- 豆根木蓝
- 曼陀罗根
- 黑芝麻
- 栉叶蒿
- 苦糖果
- 漆树根
- 朱砂
- 鸡爪簕
- 小凤尾草
- 酸浆菜
- 异株百里香
- 直萼黄芩
- 海南砂仁
- 云南重楼
- 瓢瓜
- 哉果
- 皱叶鼠李
- 萍蓬草子
- 紫堇花
- 鸭公树子
- 鱼胶
- 豹皮樟
- 驳骨草
- 鞭叶耳蕨
- 龙角
- 荜澄茄
- 升药
- 淮通
- 小三棵针
- 驳骨丹
- 牛肋筋
- 饱饭花
- 芭蕉叶
- 八角枫叶
- 长叶竹根七
- 芭蕉子
- 蚌粉
- 小齿锥花
- 麦角
- 蓖麻子
- 鸊鷉
- 大花卫矛
- 败火草
- 鳖头
- 鼻烟
- 连香树
- 薄荷油
- 蚌壳草
- 荜茇
- 鳖胆
- 薄雪草
- 落新妇根
- 遍地金
- 鸭脚板草
- 山乌桕
- 覆盆子
- 臭梧桐
- 菠萝皮
- 短腺小米草
- 菝葜
- 贝子
- 鳖肉
- 泡花子
- 网脉橐吾
- 水线草
- 败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