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云杉
《中华本草》:红皮云杉
拼音注音
Hónɡ Pí Yún Shān
别名
红皮臭、白松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红皮云杉的叶、枝、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ea koraiensis Nakai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剪采茎叶,鲜用或阴干;春、秋季剥取砍伐后的树干皮,晾干。
原形态
乔木,高达30m以上,胸围60-80cm。树皮灰褐色或淡红褐色。一年生枝淡红褐色或淡黄褐色,无毛或几无毛,小枝上有明显的木钉状叶枕;冬芽圆锥状,上部芽鳞常向外展,先端常反曲。叶四棱状条形,主枝上叶近辐射排列,侧生小枝上叶直上伸展,长1.2-2.2cm,宽约1.5mm,先端尖,横切面菱形,四面有气孔线,上面5-8条,下面3-5条。球花单性,雌雄同株,雄球花单生叶腋,下垂。球果单生枝顶,下垂,卵状圆柱形或长卵状圆柱形,长5-8cm,径2.5-3.5m,熟时绿黄褐色至褐色;种鳞薄木质,三角状倒卵形或倒卵形,先端圆或钝三角形,露出部分有光泽,常平滑,无明显纵纹;苞鳞条状,极小。种子倒卵圆形,长约4mm,上端有膜质长翅。花期5-6月,球果9-10月成熟。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800m的山地针阔叶混交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浸泡热水中,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刺柏
- 野桂花
- 紫花地丁
- 狼油
- 榕树皮
- 省沽油根
- 粗叶卷柏
- 榔榆茎
- 红花山牵牛
- 鸦葱
- 叶下红
- 地胆
- 三品一枝花
- 广金钱草
- 熊掌
- 白龙穿彩
- 风气草
- 鸡脑
- 亚婆潮
- 滑叶跌打
- 牛胞衣
- 虱婆草
- 皱叶鼠李
- 大金发藓
- 紫荆花
- 黄麻子
- 大叶金锦香
- 茯神木
- 冲天果
- 黄麻根
- 蟾蜍
- 师实
- 玉叶金花
- 紫薇花
- 野罂粟
- 甘青铁线莲
- 降香
- 三叶乌蔹莓
- 催产草
- 密穗砖子苗
- 糙叶千里光
- 蚕蜕
- 川鄂山茱萸
- 化血胆
- 紫荆木
- 红帽顶
- 地血香果
- 红毒茴
- 腊雪
- 黑心蕨
- 痰药
- 独一味
- 小花清风藤根
- 全蝎
- 三爪金龙
- 澄茄子
- 苍山冷杉
- 白榄根
- 煨姜
- 陈仓米
- 枳椇木汁
- 虎头兰
- 五色梅叶
- 柔软石韦
- 青丝线
- 荜茇根
- 西瓜
- 厚叶牛耳草
- 鸡脚参
- 小红花
- 红川乌
- 大过路黄
- 柚
- 白头翁
- 漏斗瓶蕨
- 落葵
- 南天仙子
- 金纳香
- 滇南马钱
- 一枝黄花
- 珍珠绣球
- 皱叶变豆菜
- 黑塔子
- 紫背金盘草
- 知母
- 白鹤灵芝
- 豨莶
- 十三年花
- 蛇附子
- 秀丽野海棠
- 南蛇竻苗
- 星状风毛菊
- 虎耳草
- 秋海棠
- 假酸浆
- 竹芋
- 钉耙七
- 味牛膝
- 椰子浆
- 黑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