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韭菜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树韭菜
拼音注音
Shù Jiǔ Cài
别名
龙须草、木莲金、丝带蕨
英文名
Fudzino Grass Fern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药材基源:为书带蕨科植物平肋书带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taria fudzinoi Makino[V.suberosa Christ]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状茎短,斜上;须根细密。叶簇生,基部被鳞片,鳞片长钻形,粗筛孔状,棕褐色;叶几无柄;叶片狭线形,长30-40cm,宽3mm,叶上面中脉两侧有两行纵沟,下面中脉平坦;叶革质,淡绿色,叶脉不明显;孢子囊群近边缘着生;孢子两面形,平滑透明。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附生于1300-2800m的林下岩石或树干上。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广西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根茎短,基部生有棕褐色鳞片。叶簇生,几无柄;叶片革质,狭线形,长27-29cm,宽3-4cm;上面中脉两侧有2行纵沟,下面中脉平坦。孢子囊群沿叶边缘着生。气微,叶苦、涩。
性味
微温;微苦;无毒
归经
肝;胃经
功能主治
理气;活血;止痛。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劳伤痛;胃气痛;小儿惊风;疳积;目翳;干血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90g;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韭菜
别名
龙须草
来源
蕨类书带蕨科书带蕨属植物平肋书带蕨Vittaria fudzinoi Makino [Vittaria suberosa Christ],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
微苦,微温。
功能主治
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胃痛,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0.4~1两。水煎冲服或泡酒服。
注意
忌生冷食物。孕妇忌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千斤拔
- 山砂姜
- 地乌
- 大羽铁角蕨
- 美人蕉花
- 水田七
- 桑耳
- 山苦荬
- 獭四足
- 猪肾
- 雀脑
- 人参
- 狭叶桃叶珊瑚
- 广防风
- 梁王茶
- 红楠
- 三叶木蓝
- 鹿角菜
- 千里光
- 绵萆薢
- 美洲凌霄
- 接骨树
- 沙冬青
- 刺梨
- 牛耳枫子
- 花生衣
- 强壮莲座蕨
- 狗齿
- 蔷薇根
- 黄瑞木
- 竹蜂
- 马牙贯众
- 婆罗门参
- 慈菇
- 小三叶耳蕨
- 药王茶
- 猪苓
- 桂子
- 卵叶贝母
- 野山楂
- 抱树莲
- 良藤
- 旱芹
- 老虎耳根
- 酪
- 石楠
- 苦荬菜
- 阔齿兔唇花
- 棕榈
- 白细辛
- 长叶山竹子
- 耳水苋
- 一枝黄花
- 水田碎米荠
- 马鬐膏
- 白药子
- 杜鹃花果实
- 巴茅根
- 黄荆叶
- 红陈艾
- 短柄五加
- 猫耳朵草
- 石莲子
- 七厘丹
- 卤地菊
- 白兰花叶
- 水翁花
- 大麻叶佩兰
- 岩豇豆
- 刺苞南蛇藤叶
- 线叶蚤缀根
- 狭叶垂头菊
- 莲生桂子花
- 鲃鱼
- 黄蜀葵
- 地骨皮
- 空桶参
- 轮叶八宝
- 花姬蛙
- 云芝
- 东廧子
- 顶头马蓝
- 七叶一枝花
- 海狗肾
- 邪蒿
- 松叶防风花
- 西藏花椒种子
- 女儿茶
- 小血藤
- 油柑木皮
- 龙脑香子
- 八角金盘
- 红轮千里光
- 大花石上莲
- 紫金标
- 枸杞叶
- 皱巴坚螺
- 獐髓
- 草本三角枫
- 猪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