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链子
《中华本草》:石链子
拼音注音
Shí Liàn Zi
别名
麦斛、牛虱子、小绿芨、果上叶
英文名
all-grass of Creeping Bulbophyllum
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伏生石豆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phyllum reptans Lind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蒸后晒干。
原形态
伏生石豆兰,附生植物。根茎纤细,粗约1.5mm。假鳞茎卵形,长1-2cm,粗5-10mm,彼此相距5-9cm,基部有多数须根。顶生1叶;叶片革质。狭披针形,长7-8(-15)cm,宽7-10(-16)mm,先端钝、微凹,基部楔形下延呈短柄,全缘。花葶短于或长于叶,基部被鞘;总状花序常具3-6朵花;花苞片短于或长于花梗(连子房);花淡黄色带紫红色条纹;萼片披针形,长给8mm,宽约2mm,先端锐尖,具3脉;侧萼片较长,基部扩大,贴生于合蕊柱脚上;花瓣长圆形,长约3mm,宽约1mm,先端钝,具1脉;唇瓣肉质,近长圆形,约与花瓣等长,先端钝,中部反折,基部凹;合蕊柱脚短,蕊柱齿钻状。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附生于疏林中树上。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
甘;淡;凉
归经
肺;胃;肾经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续筋接骨。主咳嗽咯血;慢性咽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续筋骨的功能。用于支气管炎、咳嗽、咯血、慢性 咽痛、慢性胃炎、食欲不振,用于跌打损伤、骨折。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由跋
- 水翁皮
- 大叶桉
- 羽萼
- 山棯根
- 海木
- 广西九里香
- 庐山楼梯草
- 鸭儿芹根
- 海萝
- 海蟹壳
- 滇丁香
- 黄粱米
- 大臭黄荆
- 金叶柃
- 转心莲
- 铁苋菜
- 翻白叶
- 白菊花根
- 老虎耳根
- 龟胆汁
- 钩钱草
- 野茶子
- 牛奶莓
- 翅柄铁线蕨
- 麻油
- 牛鼻栓
- 柳叶菜花
- 柠檬皮
- 滇海水仙花
- 毛蕊花
- 醉魂藤
- 羊吊钟
- 草金杉
- 小叶石楠
- 三叶木蓝
- 小叶莲
- 雪上一枝蒿
- 白桂
- 茶子心
- 两色瓦韦
- 芦竹根
- 箭叶蓼
- 望月砂
- 车前草
- 王不留行
- 屎咕咕
- 落葵子
- 石榴叶
- 牛心茄子
- 金鱼藻
- 骆驼蓬子
- 黄花紫堇
- 假芫茜
- 核桃青龙皮
- 八楞麻
- 冻绿叶
- 野席草根
- 小叶云实
- 长管香茶菜
- 黄龙藤
- 牛角瓜
- 云苔草
- 薄叶卷柏
- 小百部
- 鲤鱼鳞
- 樗白皮
- 千灵丹
- 蔓胡颓子叶
- 观音茶
- 越瓜
- 竹黄
- 自消容根
- 树地瓜
- 僵蛹
- 秀丽野海棠
- 鬼灯笼
- 小赤麻
- 建砂仁
- 鲇鱼
- 刺石榴
- 血桐
- 沼生柳叶菜
- 滇瓦花
- 酥
- 鹿耳翎
- 丛毛榕根
- 狗尾草子
- 玉珊瑚根
- 翅茎香青
- 慈竹叶
- 枳椇
- 刺梨叶
- 番木瓜
- 盐酸树
- 棘胸蛙
- 土瓜狼毒
- 栗柄金粉蕨
- 草灵仙
- 狼萁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