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根
《中华本草》:含羞草根
拼音注音
Hán Xiū Cǎo Gēn
英文名
Sensitiveplat Root, Root of Sensitiveplant
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含羞草Mimosa pudica L.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mosa pudica L.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含羞草 披散半灌木状草本,高可达1m。有散生、下弯的钩刺及倒生刚毛。叶对生,羽片通常4,指状排列于总叶柄之顶端;叶柄长1.5-4cm;托叶披针形,长5-10mm,有刚毛。小叶10-20对,触之即闭合而下垂;小叶片线状长圆形,长8-13mm,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略偏斜,边缘有疏生刚毛。头状花序具长梗,单生或2-3个生于叶腋,直径约1cm;花小,淡红色;苞片线形,边缘有刚毛;萼漏斗状,极小,短齿裂;花冠钟形,上部4裂,裂片三角形,外面有短柔毛;雄蕊4,基部合生,伸出花瓣外;子房有短柄,无毛,花柱丝状,柱头小。荚果扁平弯曲,长约14mm,先端有喙,有3-4节,每节有1颗种子,荚缘波状,具刺毛,成熟时荚节脱落。种子阔卵形。花期3-4月,果期5-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旷野、山溪边、草丛或灌木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
根含摁红蛋白(hemoglobin)和数种硒化合物,其中一种国亚硒酸盐(selenite)。
药理作用
1.止咳、祛痰作用:小鼠灌服根煎剂有明显止咳作用(氨水喷雾法),但祛痰作用不显着(酚红法)。2.对平滑肌的作用:豚鼠离体支气管肺灌流试验证明根煎剂并无舒张作用,对离体兔回肠则有明显的抗乙酰胆碱作用,抽提物1号(生物碱)作用也很显着,抽提物3号(黄酮甙)及4号(内酯性物质)抗乙酰胆碱作用均较弱。3.抗菌作用:根在试管内对金黄色与白色葡萄球菌、卡他双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亦有作用,但对肺炎双球菌、甲型和乙型链球菌及流感杆菌作用微弱。总生物碱和根煎剂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鼻病毒17型有抑制,对腺病毒7型不敏感(人胚肾原代单层细胞培养法)。
性味
味涩;微苦;性温;有毒
毒性
小鼠服根煎剂200g/kg,活动减少,5只中1只腹泻,24小时内无死亡。服250g/kg,活动明显减少,腹泻,5只中2只死亡。麻醉猫静脉注射复方含羞草(经酒精沉淀处理后,每100ml含有含羞草根、红背叶根和茜草根分别为240、160和120g)8.3ml/kg,血压迅速下降,心跳明显减弱,5-10分钟后心脏停跳而死亡。正常兔静脉注射相同剂量,见活动轻度减低,血管扩张,未见其他异常。剂量增至11ml/kg,动物呈呼吸困难,心脏呈舒张期停止而死亡,死前轻度抽搐。正常狗每天灌服12ml/kg,共15天,则见活动减少,比较驯服,食欲下降,大便稀烂,个别狗呕吐,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功能主治
止咳化痰;利湿通络;和胃消积;明目镇静。主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疼痛;慢性胃炎;小儿消化不良;闭经;头痛失眠;眼花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云南中草药》:利湿通络,明目,镇静。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含羞草根
拼音注音
Hán Xiū Cǎo Gēn
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根。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
从干燥的根中可提得生物碱、内酯性物质和黄酮甙。
药理作用
①止咳、祛痰作用
小鼠灌服根煎剂有明显止咳作用(氨水喷雾法),但祛痰作用不显着(酚红法)。
②对平滑肌的作用
豚鼠离体支气管肺灌流试验证明根煎剂并无舒张作用,对离体兔回肠则有明显的抗乙酰胆碱作用,抽提物1号(生物碱)作用也很显着,抽提物3号(黄酮甙)及4号(内酯性物质)抗乙酰胆碱作用均较弱。
③抗菌作用
根在试管内对金黄色与白色葡萄球菌、卡他双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亦有作用,但对肺炎双球菌、甲型和乙型链球菌及流感杆菌作用微弱。总生物碱和根煎剂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鼻病毒17型有抑制,对腺病毒7型不敏感(人胚肾原代单层细胞培养法)。
性味
《云南中草药》:"涩微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
止咳化痰,利湿通络,和胃,消积。治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疼痛,慢性胃炎,小儿消化不良。
《云南中草药》:"利湿通络,明目,镇静。"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复方
①治风湿痛:含羞草根五钱,泡酒服。(《云南中草药》)
②治经闭,慢性胃炎,小儿消化不良,头痛失眠,眼花:含羞草根三至五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每日用含羞草鲜根2两(10两制),加水600毫升,文火煎成100毫升,2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观察30例,一疗程近期控制11例,显效11例,好转4例,无效4例;--个疗程近期控制18例,显效10例,好转1例,患感冒者1例;三个疗程近期控制24例,显效3例,患感冒者3例。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酸藤木
- 大避债蛾
- 无毛南蛇藤
- 草胡椒
- 香樟叶
- 长叶山芝麻
- 小叶榕
- 长节耳草
- 草果
- 碎骨红
- 粗糠柴
- 沙枣树皮
- 柽柳花
- 车前
- 大花剪秋罗
- 蟛蜞菊
- 凫肉
- 长管香茶菜
- 荆三棱
- 石梓
- 牛肝
- 泽漆
- 隔山消
- 掉毛草
- 碱黄鹌菜
- 滇瑞香
- 蝴蝶藤
- 光板猫叶草
- 毛脉南蛇藤
- 合萌
- 小赤麻根
- 芒萁
- 钩藤根
- 白杨树皮
- 红升丹
- 菵米
- 藏菖蒲
- 拔毒草
- 砖子苗
- 水榕木根
- 野棕
- 石碱
- 篱栏网
- 川鄂山茱萸
- 鼋肉
- 硬水黄连
- 黄藁本
- 朴树叶
- 铁苋
- 刺齿凤尾蕨
- 鸡蛋果
- 石壁莲
- 绢毛木姜子
- 银背藤
- 红枫荷
- 相思子
- 羊奶子
- 四川红淡叶
- 一枝黄花
- 岩石羊
- 红陈艾
- 广金钱草
- 黄花蒿
- 胆南星
- 阔叶赤车使者
- 苦瓜
- 仙人掌
- 豆瓣绿
- 芒果核
- 小木通
- 红果参
- 羊胲子
- 宽叶紫萁
- 红皮云杉
- 蘡薁
- 云南莲座蕨
- 臭黄荆根
- 三花枪刀药
- 浮尸草
- 羊七莲
- 布荆
- 梅梗
- 镰羽贯众
- 隔山撬
- 小筋骨藤
- 丁香枝
- 李
- 罗裙带根
- 乌桕木根皮
- 红牛尾七
- 小叶眼树莲
- 莨菪
- 欧当归
- 排草香
- 枇杷根
- 长白假水晶兰
- 东方荚果蕨
- 小灰包
- 大戟
- 黄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