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牛力
《中华本草》:九牛力
拼音注音
Jiǔ Niú Lì
别名
川太、土萆薢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穿鞘菝葜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milax perfoliata Lour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穿鞘菝葜 攀援灌木。茎通常疏生刺。叶互生;叶柄长2-3.5cm,基部两侧具耳状的鞘,有卷须,脱落点位于近中部,鞘外折或近直立,作穿茎状抱茎;叶片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9-20cm,宽4.5-15cm,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至浅心形,下面淡绿色。伞形花序10-30个排成圆锥花序,长5-17cm,花序轴多少迥折状,伞形花序每2-3个簇生或近轮生轴上;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片6,黄绿色;雄花外花被片条形,内花被片披针形,基部比上部宽得多,雄蕊6,完全离生,长约5mm,花药条形,长约2mm,雌花与雄花近等大,退化雄蕊3,子房3室,柱头3裂。浆果球形,直径4-6mm。花期4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林中或灌丛下。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健脾胃;强筋骨。主脾虚少食;耳鸣;乏力;腰膝酸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千年耗子屎种子
- 鹿药
- 西南毛莨
- 水枇杷
- 松木皮
- 西藏羊耳兰
- 鳢鱼血
- 阿利藤
- 柽柳
- 红背酸藤
- 龙眼叶
- 白茅根
- 粗叶木叶
- 李树叶
- 两指剑
- 狸尾草
- 萝芙木
- 绿豆
- 苍山冷杉
- 红背叶
- 牛马藤
- 橘络
- 羊脑
- 鳢鱼肠
- 紫金标
- 榔榆皮
- 抓地虎
- 牛耳草
- 菊花根
- 狗筋蔓
- 麦瓶草种子
- 早谷藨
- 人参娃儿藤
- 三匹叶
- 鲤鱼肠
- 细叶桉
- 白果根
- 榔榆茎
- 藜实
- 簕欓
- 朱砂七
- 角翅卫矛果
- 艾叶
- 馒头蟹
- 倒提壶
- 菩提香
- 蓝叶棵
- 双肾草
- 蝇子草
- 肥荚红豆
- 翅柄铁线蕨
- 叉分蓼
- 黄葵
- 大叶马尾连
- 头花杜鹃
- 驼乳
- 芸香草
- 美商陆子
- 黄背草苗
- 大一箭球
- 芭茅果
- 牛毛七
- 斑鸠菊
- 大白顶草
- 马蹄叶
- 谷皮树
- 金雀根
- 藤檀
- 梵天花
- 山橘
- 石芥菜
- 灰叶
- 刺楸
- 黑腺珍珠菜
- 血余
- 竹鸡
- 桔梗
- 虾蟆皮
- 钩栲
- 旱芹
- 狗肉
- 鲎尾
- 蝈蝈
- 猪肾
- 艾虎脑
- 塔黄
- 葱花
- 烟管蓟
- 金叶子
- 大杜鹃
- 杏仁
- 苦苣苔
- 鸡蛋花
- 河鲀鱼
- 九牛力
- 了哥王
- 火把花
- 牡荆子
- 中华绣线梅
- 戟叶瓦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