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花草
《中华本草》:钟花草
拼音注音
Zhōnɡ Huā Cǎo
别名
青木香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钟花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donacanthus pauiflorus (Nees )Nees [Asystasia pauciflora Nees; Codonocanthus acuminatus Nee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钟花草 草本,高20-50cm。通常不分枝,被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5-10mm;叶片卵形至椭圆状长圆形,长3-8cm,宽2-4.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狭,两面均被微柔毛,全缘或有时呈不明显的浅波状。花序总状,或因分枝而成开展的圆锥形序,每节通常具2花,节间长达1.5cm;苞片和小苞片微小;花梗长1-3mm;花萼裂片5,三角状披针形,长1-1.5mm;花冠白色或淡紫色,钟状,长约7.5mm,无毛,冠桅裂片卵形或长圆形,下部偏斜,裂片5,几相等;雄蕊2;花丝很短,内藏,退化雄蕊2。蒴果长12-14mm。种子4颗,下部实心似短柄状。花期10月。
生境分布
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味苦;微辛;性凉
功能主治
清心火;活血通络。主口舌生疮;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鹧鸪血
- 黍根
- 通光散
- 天目木姜子
- 牛心茄子
- 苦荞头
- 阔齿兔唇花
- 醉针茅
- 铁马豆
- 苦瓜根
- 水麻tiao
- 阔叶水竹叶
- 高寒露珠草
- 鹈鹕脂油
- 苦楝花
- 苦生叶
- 苦苣
- 蜘蛛香
- 苦壶卢
- 苦芦骨
- 苎麻根
- 针叶火绒草
- 款冬花
- 篑草
- 葵花大蓟
- 苦葛花
- 蜘蛛草
- 苦参实
- 追风伞
- 苦菜花子
- 铁海棠
- 树葫芦
- 苦瓜子
- 垂丝海棠
- 蜘蛛果茎叶
- 铁树花
- 糠油
- 苦楝叶
- 藜芦
- 苦丁
- 苦天茄叶
- 透茎冷水花
- 水毛花根
- 貒膏
- 蚌壳草
- 苦茶叶
- 鼍肉
- 苦绳
- 苦茄
- 毛冬青叶
- 铁篱笆
- 阔叶十大功劳
- 醉针茅根
- 锥螺厣
- 驼乳
- 苦檀子
- 雉脑
- 苦夭
- 蝌蚪
- 贴骨散
- 蛞蝓
- 铁扇子
- 锥栗果壳
- 苦石莲
- 苦苣根
- 灌木蒲桃
- 铁蚂蟥
- 马蹄根
- 苦瓠叶
- 铜骨七
- 鼍甲
- 山荆子
- 清风藤
- 紫青藤根
- 苦豆子
- 铁扫帚
- 铁
- 蜇砂
- 栲栗叶
- 苦碟子
- 木瓜
- 苦地胆
- 苦丁茶
- 铁海棠花
- 苦葛根
- 铜罗伞
- 苦白蜡
- 甘肃棘豆
- 龙眼叶
- 鹄油
- 铁扫竹
- 柯榔木
- 鲦鱼
- 苦刺
- 苦竹根
- 铁皮石斛
- 枯萝卜
- 半边风
- 苦瓜
- 苦瓜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