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篱笆
《中华本草》:铁篱笆
拼音注音
Tiě Lí Bɑ
来源
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 (Lour.)Poir.的刺、花及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liurus ramosissimus (Lour.)Poir.[Aubletia ramosissima Lour.Zizyphus ramosissima (Lour.)Spre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马甲子 灌木,高达6m。小枝褐色,被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5-9mm,被毛,基部有2个紫红色针刺,长0.4-7cm;叶片纸质,宽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圆形,长3-7cm,宽2-5cm,先端纯或圆,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稍偏斜,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无光泽,两面沿脉被棕褐色短柔毛或无毛,基出脉3条。花两性,聚伞花序腋中,被黄色绒毛,花小,直径6mm,黄绿色;萼片5,三角形,长2mm;花瓣5,匙形,短于萼片;雄蕊5,与花瓣等长或略长于花瓣;花盘圆形,边缘5或10齿裂;子房3室,花柱3深裂,柱头球形。核果林状,被黄褐色或棕褐色绒毛,周围具木栓质3浅裂的窄翅,直径1-1.7cm,长7-8mm。种子紫红色或红褐色,扁圆形。花期5-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地或旷野,野生或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疔疮痈肿;无名肿毒;下肢溃疡;眼目赤痛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篱笆
拼音注音
Tiě Lí Bɑ
别名
企头簕、雄虎刺
来源
鼠李科铜钱树属植物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 Poir.以根、叶入药。根全年可采;夏秋采叶,晒干。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解毒。
根:用于感冒发热,胃痛。
叶:外用治疱痈肿毒。
用法用量
根0.5~1两;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黍根
- 通光散
- 酸藤果
- 鳝鱼皮
- 葵花大蓟
- 铁马豆
- 蛇迷草
- 鹈鹕脂油
- 鳝鱼
- 鳝鱼血
- 鳝鱼骨
- 鼠尾草
- 屎咕咕
- 亚麻子
- 蜀葵子
- 蜀葵根
- 不凋木
- 铁篱巴果
- 毛叶柿叶
- 贴骨散
- 铁罗伞
- 蛇藤
- 铜骨七
- 鼍甲
- 铁蚂蟥
- 铁
- 蛇胆
- 铜罗伞
- 酸枣仁
- 铁树花
- 铁棒锤茎叶
- 铁海棠花
- 蛇婆子
- 鼍肉
- 通骨消
- 驱虫斑鸠菊
- 栲栗
- 铁线莲
- 铜锤草
- 长盖铁线蕨
- 肉珊瑚
- 铁树
- 人参子
- 蛇见怕
- 鲛鱼胆
- 鼠舌草
- 红吹风
- 铁扫竹
- 铁皮石斛
- 诃子
- 鼠李
- 铁蕨鸡
- 鸭脚木皮
- 猪靥
- 铁灯台
- 紫色翼萼
- 马蔺根
- 通骨消根
- 蜗牛
- 贴生石韦
- 通骨消茎叶
- 冷杉果
- 野梨枝叶
- 浮萍
- 罗望子
- 窝儿七
- 通天连
- 铁杆蒿
- 铜锤玉带草
- 铁牛皮
- 狼杷草
- 铁轴草
- 通草
- 铁藤
- 鲐鱼
- 石刷把
- 长叶柄野扇花
- 铁脚威灵仙叶
- 通脉丹
- 铁破锣
- 玄台
- 铁鞭草
- 紫燕草
- 透骨香根
- 蛇根木
- 野把子
- 随手香
- 麝肉
- 维氏假瘤蕨
- 韶子
- 铁藤根
- 铁箭矮陀
- 铁箍散
- 铁丝七
- 铁钉菜
- 蹋菜
- 铜锣七
- 铁苋
- 铁灯兔耳风
- 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