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桂醉魂藤
《*辞典》:黔桂醉魂藤
拼音注音
Qián Guì Zuì Hún Ténɡ
别名
野豇豆、老鸦花(《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
《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
为萝藦科植物黔桂醉魂藤的根或全草。秋季采收。
原形态
黔桂醉魂藤,又名:贵州醉魂藤。
缠绕状亚灌木。茎细长。叶对生,长卵形,长4.5~9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柄长1.5~2厘米;上部叶渐狭小。花序腋生。果细瘦,长10~13厘米,稍扁,向内弯。种子褐色,顶冠以白色长柔毛。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分布贵州、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辛,平。
功能主治
除湿,解毒。
复方
①治风湿脚气:野豇豆根一条煎水服。或用全草煎水洗患处。
②治胎毒:野豇豆根及花椒少许,用菜油煎后搽患处。
③治疟疾:野豇豆根二钱,煎鸡蛋吃。(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莲须
- 珍珠母
- 松笔头
- 薄荷油
- 飘带草
- 瑞香花
- 紫葳茎叶
- 中华石楠果
- 黑果拨毒散
- 西藏花椒种子
- 白背三七
- 葶苈
- 竹沥
- 香蕉
- 粉团花
- 鞭打绣球
- 竹精
- 冠唇花
- 藤仲
- 珍珠绣球
- 狗蹄
- 珠芽蓼
- 杂蘑
- 西施舌
- 肉穗草
- 翠蓝草
- 竹林霄
- 鸭儿芹根
- 香鼬
- 紫三角
- 白炭
- 旱芹
- 芙蓉花
- 鹰眼睛
- 皂柳
- 藤五加
- 紫萁
- 波缘楤木
- 蕤仁
- 蒲葵根
- 波棱瓜
- 翻天红
- 黑草
- 制草乌
- 朱砂
- 生瓜
- 通花根
- 脱力草
- 黑果
- 云南荚蒾根
- 九龙盘
- 白背三七茎叶
- 白苋
- 人指甲
- 冰片
- 巴豆油
- 指天椒
- 甜瓜
- 朱砂根叶
- 豆瓣绿
- 肉半边莲
- 苹果皮
- 祖师麻
- 翻背白草
- 秘鲁香胶
- 黑面叶
- 黑大豆叶
- 鼋胆
- 酸藤果
- 鮧鱼鳔
- 白花铁线莲
- 青礞石
- 壁钱
- 防风叶
- 半边藕
- 黑穗画眉草
- 青棉花藤根
- 黑风藤
- 青竹蛇
- 豆瓣还阳
- 腐巴
- 九节菖蒲
- 羖羊角
- 斑茅花
- 斑茅
- 紫油木
- 风气草
- 变蛋
- 黑红菇
- 蜂药
- 白石英
- 早谷藨
- 鳝鱼皮
- 盘羊角
- 扁果
- 棒棒草
- 紫石英
- 雨韭
- 腹水草
- 日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