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厣
《中华本草》:田螺厣
拼音注音
Tián Luó Yǎn
别名
中国圆田螺
英文名
river snail operculum
出处
出自《本草求原》。
来源
药材基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螺和中华圆田螺的厣。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Gray)2.C.cathayensis(Heude)采收和储藏:田螺放沸水中烫死,取厣晒干。
原形态
1.中国圆田螺,贝壳大,外形呈圆锥形,其高度大于壳口高度。壳顶尖。体螺层膨大。贝壳表面光滑无肋,具有细密面明显的生长线,有时在体螺层上形成褶襞。壳面黄褐色或绿褐色。壳口呈卵圆形,上方有一锐角,周缘具有黑色框边,外唇简单,内唇上方贴覆于体螺翅上,部分或全部遮盖脐孔。脐孔呈缝状。厣角质,为一黄褐色卵圆形薄片,具有明显的同心圆的生长纹,厣核位于内唇中央处。2.中华圆田螺,贝壳大,呈卵圆形,壳质薄而坚实。壳高50mm,宽40mm。螺层6-7层,各层表面膨大,螺层在宽度上增长迅速,螺旋部较短而宽;体螺层特别别膨大;壳顶尖锐,缝合线深。壳面呈绿褐色或黄褐色。壳口为卵圆形,周缘经常具有黑色的框边。外唇简单内唇肥厚,遮盖脐孔。脐孔呈缝状。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活于水草茂盛的湖泊、水库、河沟、池塘及水田内,常以宽大的足部在水库及水草上爬行。以多汁水生植物的叶及藻类为主要食料。2.生活于池塘、湖泊、水田及缓流的小溪内。资源分布:1.本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2.分布于河北、山东、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厣为卵圆形薄片,表面黄褐色,有环纹,角质,坚韧;不易折断。气微,味甘、咸。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去翳明目。主目翳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极细末,点眼。
各家论述
《本草求原》:煅存性,去目翳。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田螺厣
拼音注音
Tián Luó Yǎn
出处
《本草求原》
来源
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爆的厣。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田螺"条。
功能主治
《本草求原》:"煅存性,去目翳。"
用法用量
外用:煅存性研极细末点眼。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鹤草芽
- 藕节
- 短柄菝葜
- 短茎独活
- 紫八宝
- 钓兰
- 调经草
- 巴东岩白菜
- 蒲黄
- 蛇退
- 短瓣女娄菜
- 水柏枝
- 白芥子
- 润鳞鳞毛蕨
- 蜀葵
- 香蕉根
- 百草霜
- 广石豆兰
- 短柄南蛇藤根
- 附子
- 八月瓜
- 祖司麻
- 天竺桂
- 虎肚
- 跌破竻
- 鱼鳖金星
- 疔毒草
- 关苍术
- 蓬蘽
- 云杉球果
- 布狗尾
- 盾叶唐松草
- 短枝六道木
- 麝香壳
- 覆盆子根
- 铁罗汉
- 青鱼胆
- 豆腐
- 鹌鹑蛋
- 肉苁蓉
- 钩藤根
- 紫背菜
- 肉豆蔻衣
- 铁拳头
- 黑蒴
- 田高粱
- 鹅喉管
- 葛上亭长
- 铁杆地柏枝
- 蠵龟筒
- 榕须
- 皱叶羊蹄
- 白叶藤
- 豆黄
- 入地蜈蚣
- 四照花果
- 白绿叶
- 高山唐松草
- 条叶猪屎豆
- 酸猴儿
- 白云瓜花
- 豆叶参
- 鸡爪七
- 白尼参
- 薜荔
- 白花九里明
- 铁脚威灵仙叶
- 棠梨枝叶
- 铁箭岩陀
- 蒲圻贝母
- 酸浆根
- 紫啸鸫
- 黑豆衣
- 鱼眼草
- 土茯苓
- 白藤
- 臭矢菜
- 紫苏
- 北鱼黄草
- 铜皮
- 槟榔
- 竹(鼠留)肉
- 桃金娘花
- 狗宝
- 巴豆霜
- 桃子
- 白常山
- 降龙草
- 铁色箭
- 蟛蜞
- 赛北紫堇
- 柏枝节
- 酸石榴
- 白及
- 顶果膜蕨
- 毛茄
- 鲨鱼油
- 钉头果
- 管仲
- 鼹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