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拳头
《中华本草》:铁拳头
拼音注音
Tiě Quán Tou
别名
铁菱角、四角薄茶、溪薄荷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长管香茶菜的根、叶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longituba(Miq.)Hara[Plectranthus longitubus Miq.;Isodon longitubus(Miq.)Kudo]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
长管香茶菜,直立草本,高达1m。茎钝四棱形,具四浅槽,带紫色,密被下向细微柔毛。叶对生;叶柄极短,长2-5mm,腹凹背凸,密被下向细微柔毛。叶对生;叶柄极短,长2-5mm,腹凹背凸,密被极细微柔毛;叶片狭卵形至卵圆形,中部者长3.5-12cm,宽2-4cm,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楔形至楔状圆形,边缘在基部以上具细锯齿,沿脉上密被微柔毛,余部散布小糙伏毛,下面沿脉上密被柔毛,余7部满布金色小腺点。花序狭圆锥状,长10-20cm,顶生或腋生,腋生者较短,由具3-5花远离的聚伞花序组成,聚代站花序具梗。总梗长约6mm,花梗长达5mm,总梗及序轴均密被细微柔毛;苞叶下部者与叶同形,向上渐变小而呈苞片状,小苞片线形,被细微柔毛;花萼钟形,长达4mm,口部宽达6mm,常带紫红色,外面沿肋及边缘被细微柔毛,余部具腺点,萼齿5,明显呈3/2式二唇形,唇片裂至花萼长1/2,上唇3齿,外反,齿三角形,下唇2齿,果时花萼长达6m;花冠紫色,长达1.8cm,外被疏柔毛,冠筒长达1.4cm,平伸但中部略弯曲,基部上方明显囊状增大,至喉部宽达3mm,冠檐二唇形,上唇外反,长3.5mm,宽约4mm,先端具相等4圆裂,下唇阔卵圆形,长4m,宽3.5mm,内凹;雄蕊4,内藏,花丝扁平;花柱丝状,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环状。成熟小坚果扁圆球形,径约1.5mm,深褐色。花、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竹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东部及南部。
化学成分
叶含长管贝壳杉素(longikaurin)A、B、C、D、E、F,尾叶香茶菜丙素(kamebakaurin),异长管香茶菜醇(isolongirabdiol),冬凌草甲素(oridonin),毛叶香茶菜素(lasiokaurin)G,诺多星(nodosin)F,长管贝壳杉素(longikaurin)G,长管香茶菜素(longirbdosin),长管香茶菜新素(rabdolongin)A,毛萼晶丁(maoecrystal D),三叶香茶菜醛(trichokurin),毛叶香茶菜丁素(odonicin),香茶菜宁(rabdosianin)B,迷迭香酸甲酯(methyl rosmarinate)。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暑腹痛;尿路感染;乳腺炎;跌打伤痛;蕲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乌龟
- 苦葵鸦葱
- 蜀五加
- 铜脚威灵仙
- 铜钱菌
- 通脱木花上粉
- 走茎丹参
- 铜绿
- 丁萝卜
- 铜罗汉
- 滴血根
- 空柄假牛肝
- 铁力木
- 鯮鱼
- 七角白蔹
- 天脚板根
- 紫金皮
- 猴樟果
- 水葫芦七
- 椴树根
- 野酒花
- 白杨枝
- 苦楝寄生
- 三叉凤尾蕨
- 大头茶
- 蒺藜
- 补骨脂
- 盒果藤
- 醍醐
- 红雀珊瑚
- 青箭杆草
- 大一枝箭
- 海莲叶
- 排骨灵
- 黄水藨叶
- 合掌消
- 白薇
- 黍茎
- 东北桤木
- 钝齿铃子香
- 大乌爪金龙
- 小金钱草
- 轮叶马先蒿
- 枫香树根
- 大独叶草
- 垂丝海棠
- 树葫芦
- 贵州追风散
- 牛心茄子
- 老鼠簕
- 天目木姜子
- 粉苞苣
- 球果藤
- 印度菩提树皮
- 羌活
- 乌金草
- 疏叶香根芹
- 串铃
- 马兜铃
- 三角草
- 大花列当
- 土蜂子
- 罂粟嫩苗
- 水底龙
- 大叶黄杨叶
- 光叶水苏
- 春砂花
- 泡桐叶
- 多头风轮菜
- 海芋
- 水蓼根
- 跌打老
- 毛柄短肠蕨
- 苏铁根
- 冷蕨子草
- 鄂报春
- 慈竹气笋
- 大头菜子
- 海白石
- 球花党参
- 蓝花棘豆
- 羊靥
- 大马蓼
- 回回蒜
- 腊瓣花
- 鬼臼
- 绣球防风
- 千里马
- 塔黄
- 鹤虱风
- 天文草
- 大鱼鳔花
- 唐古特青兰
- 柔软石韦
- 冬瓜
- 漆树皮
- 苘麻
- 鲩鱼胆
- 藏羚角
- 螺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