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齿铃子香
《中华本草》:钝齿铃子香
拼音注音
Dùn Chǐ Línɡ Zǐ Xiānɡ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科植物钝齿铃子香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lonopsis odontochila Diels var.smithii(Kudo)C.Y.Wu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
钝齿铃子香,小灌木,高1-2m。茎密被短柔毛,多分枝。单叶对生;叶柄长1.5-2cm,被短柔毛;叶片卵圆形,长可达8cm,宽达5cm,先端近渐尖,基部心形,两面被短柔毛,边缘具细圆锯齿。聚伞花序;苞片叶状至线形;花萼钟状,萼齿5,宽三角形,无尖突;花冠黄色;外被微柔毛;,内面无毛;花冠下唇中裂片具微波状齿至牙齿;花柱略伸出于药外,子房无毛。成熟小坚果黑褐色,卵状椭圆形,连翅长约1cm,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2500m的河谷地区干旱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
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疏风;散寒;通络。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大高良姜
- 小血藤
- 灰绿水苎麻
- 千金花
- 水杨木白皮
- 对虾壳
- 黄果茄
- 香橼叶
- 芜菁甘蓝子
- 追风伞
- 罗锅底
- 枸橘
- 山小橘
- 山尖菜
- 人乳汁
- 枫杨
- 金毛七
- 鼻血草
- 紫楠叶
- 钝齿青荚叶
- 银粉背蕨
- 小报春
- 虎皮草
- 饴糖
- 通花根
- 土人参
- 使君子根
- 山白菊
- 飞天蜈蚣
- 海松子
- 七里香
- 水藁本
- 蠵龟筒
- 仙顶梨
- 金线草
- 和合草
- 栝楼皮
- 勒马回
- 球花党参
- 驱虫斑鸠菊
- 芙蓉花
- 蕨
- 柘树果实
- 楮实子
- 王孙
- 太平莓
- 苦竹叶
- 青药
- 石柑子
- 七叶一把伞
- 接骨木
- 山大颜
- 蛮刀背
- 密陀僧
- 新塔花
- 烂茶叶
- 淡秋石
- 骆驼毛
- 砂仁壳
- 桉叶
- 旱前胡
- 蜗牛壳
- 蚌花
- 常春藤
- 红娘子
- 翻白叶
- 地牯牛
- 黄草乌
- 水黄
- 鸡枞
- 马牙七
- 臭常山
- 赤阳子
- 杨枸花
- 冬瓜
- 金发草
- 莴苣
- 藕粉
- 雁来红
- 白脂麻
- 铃兰
- 止泻木皮
- 野豌豆
- 香橼
- 香加皮
- 雄鸡口涎
- 香蕉
- 香鼬
- 霞天曲
- 雪莲花
- 香秋海棠
- 香排草
- 香蒲
- 蜥蜴
- 红酸杆
- 香油罐
- 香花刺
- 香雪兰
- 香根芹根
- 香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