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叶
《中华本草》:荔枝叶
拼音注音
Lì Zhī Yè
英文名
Litchi leaf, Lychee leaf
出处
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chi chinensis Son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荔枝 常绿乔木,高10-15m。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0-25cm,或过之;小叶2或3对,少4对,小叶柄长7-8mm,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5cm,宽2-4cm,先端骤尖或尾状短渐尖,全缘,无毛,薄革质或革质。圆锥花序顶生,阔大,多分枝;花草性,雌雄同株;萼浅杯状,深5裂,被金黄色短绒毛;花瓣5,基部内侧有阔而生厚毛的鳞片;雄蕊6-7,有时8,花丝长约4mm;子房密被小瘤体和硬毛。果卵圆形至近球形,长2-35cm,成熟时通常暗红色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境分布
分布于华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广东和福建南部、台湾、栽培最盛。
性味
辛;苦;凉
归经
心经
功能主治
除湿解毒。主烂疮;湿疹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浸水数日,贴烂脚。2.《泉州本草》:治耳后溃疡,晒干,烧存性,研末调茶油,抹患处。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荔枝叶
拼音注音
Lì Zhī Yè
出处
《岭南采药录》
来源
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枝叶,全年可采。
功能主治
①《生草药性备要》:"浸水数日,贴烂脚。"
②《泉州本草》:"治耳后溃疡,晒干,烧存性,研末调茶油,抹患处。"
复方
治虚喘:荔枝树皮100克,水煎代茶饮。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旱芹
- 长柄秋海棠
- 牛鼻栓
- 金雀马尾参
- 水泽兰
- 柠鸡儿果
- 毛黄堇
- 榄李树汁
- 小五彩苏
- 金盏草
- 复生草
- 越橘果
- 金钱木根
- 大过山龙
- 杏子
- 地白草
- 聚花草
- 花叶矮沱沱
- 地枫皮
- 芋梗
- 肉桂叶
- 庐山香科科
- 金刚藤头
- 芫花
- 萹蓄
- 蓟罂粟根
- 列当
- 孔公孽
- 乌蛇胆
- 地不容
- 竹林标
- 万年蒿
- 鸡爪花
- 亚乎奴
- 胡桃青皮
- 野苏麻
- 羊蹄实
- 樟梨
- 大九股牛
- 通天蜡烛
- 水虾子草
- 小飞蓬
- 寒莓
- 狗肝菜
- 九龙藤
- 杜仲藤
- 白毛蛇
- 五爪龙
- 蕉芋
- 毛蕨根
- 油茶花
- 橹罟子
- 鼠李根
- 绿玉树
- 九龙藤叶
- 金石斛
- 华细辛
- 玉簪花根
- 九节风
- 梨树根
- 短瓣女娄菜
- 赛金刚
- 走马风
- 走边疆
- 装饰卷柏
- 藏青果
- 走马胎叶
- 紫青藤根
- 纵条肌海葵
- 肿足蕨
- 自事口草
- 走游草
- 针叶火绒草
- 蜘蛛果茎叶
- 走茎丹参
- 追风伞
- 重唇鱼
- 锥连栎
- 长毛柃叶
- 长毛香科科
- 沼泽念珠藻
- 紫金牛根
- 朱砂莲
- 返顾马先蒿
- 土红苓
- 带刺马鞭
- 山乌珠
- 凤仙透骨草
- 草胡椒
- 火炭母
- 鹿仙草
- 玄精石
- 荔枝草
- 鹭鸶兰
- 玉米油
- 澜沧扁担杆
- 金不换
- 空柄假牛肝
- 水麻tiao
- 黄花铁线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