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叶
《中华本草》:荔枝叶
拼音注音
Lì Zhī Yè
英文名
Litchi leaf, Lychee leaf
出处
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chi chinensis Son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荔枝 常绿乔木,高10-15m。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0-25cm,或过之;小叶2或3对,少4对,小叶柄长7-8mm,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5cm,宽2-4cm,先端骤尖或尾状短渐尖,全缘,无毛,薄革质或革质。圆锥花序顶生,阔大,多分枝;花草性,雌雄同株;萼浅杯状,深5裂,被金黄色短绒毛;花瓣5,基部内侧有阔而生厚毛的鳞片;雄蕊6-7,有时8,花丝长约4mm;子房密被小瘤体和硬毛。果卵圆形至近球形,长2-35cm,成熟时通常暗红色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境分布
分布于华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广东和福建南部、台湾、栽培最盛。
性味
辛;苦;凉
归经
心经
功能主治
除湿解毒。主烂疮;湿疹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浸水数日,贴烂脚。2.《泉州本草》:治耳后溃疡,晒干,烧存性,研末调茶油,抹患处。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荔枝叶
拼音注音
Lì Zhī Yè
出处
《岭南采药录》
来源
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枝叶,全年可采。
功能主治
①《生草药性备要》:"浸水数日,贴烂脚。"
②《泉州本草》:"治耳后溃疡,晒干,烧存性,研末调茶油,抹患处。"
复方
治虚喘:荔枝树皮100克,水煎代茶饮。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裸茎金腰子
- 单根木
- 萝芙木茎叶
- 豹子眼睛果
- 藜茎
- 小花鸢尾根
- 虎皮草
- 露蕊乌头
- 金丝猴
- 桂子
- 落葵
- 蓝花参
- 刺槐花
- 地笋
- 百两金
- 玄明粉
- 小扁草
- 田螺
- 刺黄芩
- 倒地铃
- 小石韦
- 小花鸢尾
- 朝天子
- 棒棒木
- 刺齿凤尾蕨
- 骨节草
- 黄花独蒜
- 碗蕨
- 风车儿
- 榕树果
- 牛角瓜
- 化橘红
- 白薇
- 石蜡红
- 细草
- 血水草
- 蚬肉海棠
- 小柿子
- 花叶冷水花
- 骆驼蓬子
- 小花黄堇
- 续断
- 李树叶
- 兰花根
- 李树胶
- 银鱼
- 石上藕
- 多斑紫金牛
- 绣球防风果
- 浮海石
- 岭南花椒根
- 栗花
- 栗
- 兰竹参
- 栗树根
- 林问荆
- 广西莲座蕨
- 灰藋子
- 菥蓂子
- 六股筋
- 萱草嫩苗
- 沙芥
- 西南山茶
- 南板蓝叶
- 吕宋果
- 姜三七
- 银鲛
- 西河柳
- 绣线菊根
- 肖菝葜
- 西南小阴地蕨
- 蚬肉
- 苋根
- 李
- 毛翠雀花
- 豺皮樟根
- 香果树
- 虾须豆
- 三叶崖爬藤
- 石蕊
- 卤地菊
- 勒鱼
- 柳叶绣球菊
- 白酒草
- 装饰卷柏
- 香叶天竹葵
- 柳杉叶
- 香毛草
- 园金柑
- 小九头狮子草
- 慈竹
- 牡荆子
- 广藤根
- 铁牛皮
- 栎叶槲蕨
- 佛葵
- 草乌
- 兰草
- 水茴香
- 虾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