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子油
《*辞典》:油菜子油
拼音注音
Yóu Cài Zǐ Yóu
别名
香油(《本经逢原》),菜子油(《摄生众妙方》)。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油菜子的脂肪油。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芸苔"条。
功能主治
治肠梗阻,汤火灼伤,湿疹。
《本经逢原》:"治痈疽及痔漏中生虫,以香油涂之。"
复方
①治风疮不愈:陈菜子油同穿山甲末,熬成膏涂之。(《摄生众妙方》)
②治汤火伤灼:菜子油调蚯蚓屎搽之。(《简便单方》)
③治无名肿毒,风疹,皮肤瘙痒,湿疹:生菜子油,外搽,一日数次。治疗时期,忌用水洗患处。(《浙江中医》9(6):227,1966)
临床应用
治疗肠梗阻:按年龄大小用菜子油1~5两(10两制),1次或2次服下,不能口服者由胃管注入。同时配合必要的辅助疗法,如补液、输血,纠正酸中毒,抗休克,应用抗菌素等。一般服后3~4小时肠鸣增加,有的暂时腹痛加重,但随后即痛减胀消;约8小时左右解大便,症状消失。治疗35例,痊愈26例,无效9例。本药对蛔虫性及食物性肠梗阻效果较好,对扭转套叠性肠梗阻效果不佳。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土丹参
- 沙枣
- 大花素馨花
- 达仑木
- 节节花
- 大蓟
- 香叶天竹葵
- 蓝茶
- 穇子
- 刺槐
- 鹦鹉
- 柳叶
- 李根
- 豆蔻
- 狐肝
- 鳖胆
- 蛇胆
- 海蕴
- 短穗草胡椒
- 牡蛎肉
- 荔枝叶
- 白乳菇
- 土密树
- 灯台树
- 香茅
- 公鱼
- 跌打老
- 竹精
- 打火草
- 木瓜枝
- 逼血雷
- 野升麻
- 老君须
- 麦饭石
- 三钻七
- 绵萆薢
- 母猪藤
- 蚂蝗七
- 木香子
- 雪里见
- 丁榔皮
- 白地紫菀
- 竹节参
- 鸭脚茶
- 肾精子
- 皮袋香
- 十八症
- 革叶茴芹
- 羊舌树
- 山豆根
- 蚂蚁花根
- 天花粉
- 杨梅树
- 胡颓子根
- 眼睛草
- 白粱米
- 清明菜
- 油菜子油
- 大黄连刺
- 小叶买麻藤
- 落地金钱
- 小白绵参
- 苞蔷薇根
- 阔叶水竹叶
- 粤万年青
- 云南风车子
- 剑叶紫金牛
- 落地生根
- 新疆芍药
- 野冬青果
- 大叶金锦香
- 瓮菜癀
- 羊齿天冬
- 一枝黄花
- 乌木屑
- 红瑞木
- 芸薹子油
- 鸟巢菌
- 红牛尾七
- 红橡木子
- 少年红
- 凤眼果壳
- 栾樨
- 大麦醋糟
- 血人参
- 羚羊肉
- 跌破勒
- 黄荆
- 南天仙子
- 红葱
- 萝芙木
- 水茴香藻
- 虎睛
- 鸡爪簕
- 枣树皮
- 淡菜
- 乌桕木根皮
- 翡翠
- 红丝线
- 鹌鹑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