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萝花
《中华本草》:山萝花
拼音注音
Shān Luó Huā
别名
球锈草
英文名
root of Rose Cowwheat
出处
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山罗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mpyrum roseum Maxim[M.henryanum(Beauv.)Soc]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鲜用或晾干。
原形态
山萝花,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5-80cm。全株疏被鳞片状短毛。茎多分枝,四棱形,有时茎上有两列多细胞柔毛。叶对生;叶柄长约5mm;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钝或楔形,长2-8cm,宽0.8-3cm。总状花序顶生;苞片绿色,仅基部具尖齿至整个边缘具刺毛状长齿,先端急尖至长渐尖;花萼钟状,长约4mm,常被糙毛,萼齿三角形至钻状三角形,具短睫毛;花冠红色或紫红色,长1.2-2cm,筒部长为檐部的2倍,上唇风帽状,2齿裂,裂片翻卷,边缘密生须毛,下唇3齿裂;药室长而尾尖。蒴果卵状渐法,长8-10mm,直或先端稍向前偏,被鳞片状毛。种子黑色,2-4颗,长约3mm。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疏林、灌丛和高草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东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
全草含玉叶金花甙酸甲酯(mussaenoside)。
性味
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精热解毒。主痈疮 肿毒;肺痈;肠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全草15-30g;或根适量,泡茶。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痈肿疮毒。根:泡茶,有清凉的功效。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萝花
来源
玄参科山萝花Melampyrum roseum Maxim.,以全草、根入药。
生境分布
浙江、江苏、云南及甘肃以东南北各地。
功能主治
全草:清热解毒。主治痈肿疮毒。用量0.5~1两。
根:泡茶,有清凉之效。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山黄麻叶
- 散血草
- 疔毒草
- 马蹄荷
- 紫丁香
- 山麻雀
- 皂荚根皮
- 山道年蒿
- 双花堇菜
- 马鹊树
- 山龙眼
- 四季青
- 蚂蚁花根
- 山货榔
- 山崩砂
- 山五味子叶
- 四季海棠
- 山香果
- 山荔枝果
- 山刺柏
- 双翎草
- 山香
- 散瘀草
- 山黄麻根
- 四孢蘑菇
- 山菅兰
- 商陆花
- 山东肿足蕨
- 山陀螺
- 山吴萸果
- 四轮草
- 山大黄(波叶大黄)
- 苦楝寄生
- 娑罗子
- 山葛薯
- 山风
- 山蒟
- 山藿香
- 山驴骨
- 散尾葵
- 射尿(虫另)
- 山郎木根
- 山麻
- 双籽棕
- 滇南鸟足兰
- 山峰西番莲
- 山乌珠
- 山马兰
- 络石果
- 肉穗草
- 山蟹
- 山姜花
- 四方盒子草
- 手掌参
- 爬树龙
- 山麻黄
- 四叶草
- 山葡萄
- 杉子
- 四川木蓝
- 山扁豆
- 山蜡梅
- 四叶葎
- 山合香
- 四季春
- 山鸡蛋
- 师实
- 山五味子根
- 双肾草
- 四川红淡叶
- 手参
- 山麻杆
- 山苦菜
- 四叶七
- 四叶萝芙木
- 山麦冬
- 山韭菜
- 山豆花
- 山茶花
- 双肾参
- 山岗荚
- 山茶子
- 山苦荬
- 水仙桃
- 腊梅
- 驹胞衣
- 铺地黍根
- 稻槎菜
- 盾果草
- 竹节香附
- 山楂叶
- 山矾
- 鳗鲡鱼
- 补血草
- 山羊肉
- 山芹根
- 肥猪苗
- 雷公橘
- 紫筒草根
- 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