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西瓜苗
《中华本草》:野西瓜苗
拼音注音
Yě Xī Guā Miáo
别名
秃汉头、野芝麻、和尚头、山西瓜秧、小秋葵、香铃草、打瓜花、灯笼花、黑芝麻、尖炮草、天泡草。
英文名
Herb of Flowerofanhour
出处
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
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野西瓜苗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s trionum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去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
野西瓜苗 一年生直立或平卧草本,高25-70cm。茎柔软,被白色星状粗毛。叶2型;叶柄长2-4cm,被星状粗硬毛和星状柔毛;托叶线形,被星状粗硬毛;下部的叶圆形,不分裂,上部的叶掌状3-5深裂,直径3-6cm,中裂片较长,两侧裂片较短,裂片倒卵形至长圆形,通常羽状全裂,上面疏被粗硬毛或无毛,下面疏被星状粗刺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2.5cm,果时延长达4cm,被星状粗硬毛;小苞片12,线形,长约8mm,被粗长硬毛,基部合生;花萼钟形,淡绿色,长1.5-2cm,被粗长硬毛或星状粗长硬毛,裂片5,膜质,三角形,具纵向紫色条纹,中部以上合生;花淡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2-3cm,花瓣5,倒卵形,长约2cm,外面疏被极细柔毛;雄蕊柱长约5mm,花丝纤细,长约3mm,花药黄色;花柱枝5,无毛。蒴果长圆状球形,直径约1cm,被粗硬毛,果爿5,果皮薄,黑色。种子肾形,黑色,具腺状突起。花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平原、山野、丘陵或田埂。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本品茎柔软,长30-60cm。表面具星状粗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4cm;完整叶片掌状3-5全裂,直径3-6cm,裂片倒卵形,通常羽状分裂,两面有星状粗刺毛。质脆。气微,味甘淡。
药理作用
茎、叶的浸出液(除去粘液),对动物有利尿作用;K+ 、Na+、Cl-之排出亦增加,且超过茶碱。
性味
甘;寒
归经
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咽止咳。主咽喉肿痛;咳嗽;泻痢;疮毒;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油调涂。
各家论述
1.《江苏植药志》:治腹痛。2.《贵州植药调查》:治风热咳嗽,汤火伤。3.《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去湿,止咳。
临床应用
1.治风热咳嗽:小秋葵根五钱,白糖三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2.治急性关节炎:野西瓜苗五钱至一两(鲜品二至三两),水煎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删》)3.治汤火伤:小秋葵花泡麻油,或小秋葵全草研未,调桐油敷伤处。(《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西瓜苗
拼音注音
Yě Xī Guā Miáo
别名
小秋葵、香铃草、山西瓜秧、野芝麻、打瓜花
来源
锦葵科木槿属植物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 L.,以全草、种子入药。夏秋采,去泥,晒干或鲜用。
性味
全草:甘,寒。
种子:辛,平。
功能主治
全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咳,利尿。用于急性关节炎,感冒咳嗽,肠炎,痢疾;外用治烧烫伤,疮毒。
种子:润肺止咳,补肾。用于肺结核咳嗽,肾虚头晕耳鸣耳聋。
用法用量
全草0.5~1两,种子3~5钱;外用适量,全草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野西瓜苗
拼音注音
Yě Xī Guā Miáo
别名
小秋葵(《贵州植药调查》),打瓜花、山西瓜秧(《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
《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
为锦葵种植物野西瓜苗的根或全草。夏、秋采收,去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体被有疏密不等的细软毛。茎梢柔软,直立或稍卧生。基部叶近圆形,边缘具齿裂,中部和下部的叶掌状,3至5深裂,中间裂片较大,裂片倒卵状长圆形,先端钝,边缘具羽状缺刻或大锯齿。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2~5厘米;小苞片多数,线形,具缘毛;花萼5裂,膜质,上具绿色纵脉;花瓣5,淡黄色,紫心;雄蕊多数,花丝相结合成圆筒,包裹花柱;子房5室,花柱顶端5裂,柱头头状。蒴果圆球形,有长毛。种子成熟后黑褐色,粗糙而无毛。花期7~9月。
生境分布
野生或栽培。分布江苏、安徽、河北、贵州、东北等地。
药理作用
茎、叶的浸出液(除去粘液),对动物有利尿作用;K+、Na+、C1-之排出亦增加,且超过茶碱。
性味
《贵州植药调查》:"甘,寒。"
功能主治
治风热咳嗽,关节炎,烫伤。
①《江苏植药志》:"治腹痛。"
②《贵州植药调查》:"治风热咳嗽。汤火伤。"
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去湿,止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油调涂。
复方
①治风热咳嗽:小秋葵根五钱,白糖三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急性关节炎:野西瓜苗五钱至一两(鲜品二至三两)。水煎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汤火伤:小秋葵花泡麻油,或小秋葵全草研末,调桐油敷伤处。(《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白苏
- 野苦荬菜
- 落地小金钱
- 白芥子
- 白鹇
- 芭蕉头
- 野草香
- 绿花独活
- 白九股牛
- 扁竹测
- 白花丁香
- 白独活
- 白接骨
- 羊角扭
- 紫麻
- 皱叶南蛇藤
- 竹节草
- 紫薇花
- 玉簪花
- 旋花
- 乌毛蕨贯众
- 降龙草
- 小酒瓶花
- 巴戟天
- 细叶七星剑
- 玉簪
- 纤花千金藤
- 罗望子叶黄檀
- 野甘草
- 乌桕木根皮
- 石楠
- 楸子
- 乌桕
- 白云瓜皮
- 白绿叶果实
- 野黄皮
- 苏铁蕨
- 马兰
- 镜面草
- 鸬鹚(鸬鹚)
- 乌鳢
- 白三百棒
- 冷水花
- 肉根还阳参
- 鹿藿
- 山姜花
- 透明草
- 虎掌草
- 黄花补血草
- 铁苋
- 山梅花
- 柿子
- 蓑草根
- 千金藤
- 木本猪毛菜
- 散尾葵
- 广西九里香根
- 青藏虎耳草
- 地肤子
- 蒲草根
- 柃木
- 藜茎
- 篱天剑
- 莨菪
- 柏根白皮
- 黄鹌菜
- 短柄南蛇藤果
- 铺地草
- 复羽叶栾树
- 海岛苎麻叶
- 假酸浆
- 紫色翼萼
- 五转七
- 滇榧子
- 白药子
- 大黄
- 鸱鸺
- 紫叶秋海棠
- 蜀羊泉
- 宝盖草
- 波缘楤木
- 大花素馨花
- 槐白皮
- 扶桑叶
- 海金沙
- 刺柏
- 醋林子
- 盐麸木花
- 马甲子叶
- 杠板归
- 扁轴木
- 变异鳞毛蕨
- 白暨豚
- 水胡满根
- 粉苞苣
- 玉柏
- 柞木根
- 北沙参
- 斑鸠占
- 白花坚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