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千金藤
《中华本草》:台湾千金藤
拼音注音
Tái Wān Qiān Jīn Ténɡ
别名
兰屿千金藤
英文名
root of Taiwan Stephania
出处
始载于《台湾药植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防已科植物台湾千金藤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sasaki Hayata ex Yamamoto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
台湾千金藤 多年生草质藤本。枝径约1cm,具沟纹,皮褐色,小技下垂,光滑,淡绿色。叶柄长7-9cm;叶片纸质或革质,光滑,广卵形,广三角形椭圆形,长9-10cm,宽8.5-9cm,先端有短尖头,全缘,或微卷,成盾状,具12辐射脉。雄花序腋生,有梗,梗长8-12cm,光滑,先端有伞彩花,8花作放射状。果丛生,核果状,倒卵形,长约1.2cm,宽约1cm,顶圆,基部截形。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
化学成分
台湾千金藤含克列班宁(crebanine),头花千金藤碱(cepharanthine),法诺斯蒂宁(phanostenine),开环头花千金藤破(secocepharanthine),二氢开环头花千金藤碱(dihy-drosecocepharanthine),O-甲基蓬嘉宾碱(O-methylpunjabine)及O-甲基脱氧蓬嘉宾碱(O-methyldeoxopunjabine)。
性味
甘;平
归经
肝;胃经
功能主治
抗结核,镇痛,催吐。。主结核病,支气管哮喘,百日咳,慢性疮疡,毒蛇咬伤,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
注意
服用过量,可引起呕吐。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本种所含成分有镇痛、催吐、抗结核菌的作用。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鱼肝油
- 紫玉簪
- 交翅木
- 掌叶榕
- 树锦鸡儿
- 虎睛
- 焰爵床
- 半枫荷根
- 三品一枝花
- 广金钱草
- 泡花子
- 独脚乌桕叶
- 凤凰衣
- 紫菀
- 红大戟
- 星毛蕨
- 荩草
- 青丝线
- 光慈姑
- 穿鱼藤
- 小果倒地铃
- 马缨杜鹃
- 麻花
- 粉绿益母草
- 老鸦柿
- 麦芽
- 麻滓
- 麻鱼骨
- 马蔺子
- 马蔺花
- 马银花
- 天名精
- 七筋姑
- 麦穗七
- 麻疯树
- 马蔺
- 马铃薯
- 马骨
- 麦斛
- 鸡嗉子根
- 麻蕡
- 麻叶绣球
- 麻油
- 马肉
- 麻柳叶
- 马甲子根
- 马齿
- 麻风树
- 马皮
- 马钱子
- 马鬃蛇
- 马鬐膏
- 马鹿花
- 麋角
- 麦瓶草种子
- 四川山矾
- 台湾榕
- 黑骨头
- 麻秸
- 马蹄细辛
- 马鞍叶
- 马瓞儿
- 马蹄草
- 马陆
- 马鞭草
- 麻鱼肉
- 马蹄金
- 麻叶荨麻
- 麦瓶草
- 麻栎
- 麻雀脑
- 麻黄
- 马牙半支
- 马蝗果
- 麻叶
- 麻牛膝
- 麻皮
- 麻腐
- 麦冬
- 冬葵根
- 马蹄甲
- 麦刺藤叶
- 麦麸草根
- 麦奴
- 绿绒蒿
- 马骨节
- 麻黄根
- 马草
- 马鹊树
- 兔皮毛
- 鳗鲡
- 鳗鲡鱼膏
- 马钱子粉
- 小狼毒
- 笑靥花
- 大金发藓
- 竹叶艾
- 柠条花
- 大叶金锦香
- 紫荆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