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不见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春不见
拼音注音
Chūn Bú Jiàn
别名
一朵云、蕨藄
英文名
Homlockleaved Moonwort,Rattlesnake Fern, Viginia Grape Fern
出处
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蕨萁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trypus virginianus(L.)Holub[Osmunda virginiana L;Botrychium virginianum(L.) Sw.]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茎短,直立,簇生多数肉质状根,干后呈褐色或暗褐色。总柄长15-30cm。叶有营养叶与孢子叶之分,同生于总叶柄上。营养叶阔三角形,几无柄,薄革质,长15-20cm,宽25-30cm,3-4回羽裂;2回小羽片披针状矩圆形,几对生;末回小羽片披针状矩圆形,羽状浅裂,裂片狭长。孢子叶自营养叶的基部抽出,高出营养叶,孢子囊穗集合成圆锥花序状,长6-16cm,2次羽状着生。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3200m的山谷林下阴湿处。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
苦;涩;凉;甘;微寒
归经
肺;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平肝散结;祛风定惊。主肺痈;蛇咬伤;目赤;瘰疬;咳嗽;蛇毒;小儿急惊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平肝散结。治肺痈,结膜炎,劳伤,蛇咬伤,瘰疬。2. 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虚润肺,止咳化痰。治咳嗽、虚弱及病后声哑。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辞典》:春不见
拼音注音
Chūn Bú Jiàn
别名
一朵云(《陕西中草药》)
出处
《陕西中草药》
来源
为阴地蕨科植物蕨蔡的带根全草。春、冬采挖,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短,直立,簇生多数肉质状根,干后呈褐色或暗褐色。总柄长15~30厘米。叶有营养叶与孢子叶之分,同生于总叶柄上。营养叶阔三角形,几无柄,薄革质,长15~20厘米,宽25~30厘米,3~4回羽裂;2回小羽片披针状矩圆形,几对生;末回小羽片披针状矩圆形,羽状浅裂,裂片狭长。孢子叶自营养叶的基部抽出,高出营养叶,孢子囊穗集合成圆锥花序状,长6~16厘米,2次羽状着生。
生境分布
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处。分布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
《陕西中草药》:"苦涩,凉。"
功能主治
①《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平肝散结。治肺痈,结膜炎,劳伤,蛇咬伤,瘰疬。"
②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虚润肺,止咳化痰。治咳嗽、虚弱及病后声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烟草
- 花木通
- 圆节山蚂蝗
- 土连翘
- 鲨鱼油
- 鸡肾参
- 深山不出头
- 金狮藤
- 芋梗
- 皂荚根皮
- 山苦菜
- 八节毛
- 柳絮
- 驱虫斑鸠菊
- 麻腊干
- 定经草
- 丰花草
- 胖大海
- 琉璃草根
- 五叶壁藤
- 红鸡踢香
- 雄黄
- 粗皮蛙
- 血当归
- 棕叶芦
- 甜茶
- 山红稗
- 深裂黄草乌
- 粗叶卷柏
- 翡翠
- 贝齿
- 蛤壳
- 空心泡
- 裂蹄
- 钝叶草
- 金鸡尾巴草根
- 臭梧桐子
- 小黑牛
- 薄叶黄芩
- 山莴苣
- 深山黄堇
- 一扫光
- 厚叶素馨
- 小草寇
- 粉霜
- 葱白
- 云南铁角蕨
- 打箭菊
- 地膏药
- 香草兰
- 山峰西番莲
- 柳兰叶风毛菊
- 云雾七
- 金雀根
- 饭团藤
- 鸡屎白
- 短小蛇根草
- 血余
- 四方拳草
- 豨莶根
- 华青皮木
- 豨莶
- 膜缘木香
- 望月砂
- 一年蓬
- 三对叶丹参
- 木莲
- 西藏羊耳兰
- 香橼露
- 锡兰肉桂
- 核子木
- 锯鲨胆
- 匐地龙
- 番荔枝
- 尖萼厚皮香
- 土木香
- 水苦荬
- 毛蜂子
- 豨莶草
- 木通
- 骆驼蹄瓣
- 红丹参
- 黄水芋
- 白叶火草
- 蝮蛇蜕皮
- 茶子饼
- 葛菌
- 异穗卷柏
- 虎头兰
- 猩猩木
- 香樟
- 香樟果
- 红刺藤
- 石榴皮
- 茶子心
- 细柄薯蓣
- 狗血
- 钝齿铃子香
- 臭蒿
- 冻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