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澍蕨
《中华本草》:崇澍蕨
拼音注音
Chónɡ Shù Jué
英文名
Harland's Chien Fern
出处
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
来源
药材基源:为乌毛蕨科植物崇澍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ienioperis harlandii (Hook. )Ching[Woodwardia harlandii Hook.]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去须根和叶柄,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植株高40-60cm。根茎长而横走,黑褐色,密被棕褐色、披针形鳞片。叶远生,近二型;营养叶较小,叶柄长约20cm,禾秆色或基部褐禾秆色,基部被狭披针形鳞片,向上光滑,上面有1条纵沟;叶片通常三裂,少有为披针形单叶;孢子叶较大,叶柄长20-50cm;叶片阔卵形,厚纸质,长20-30cm,宽15-20cm,不缩狭,二回羽状深裂;羽片10-20对,互生,斜向上,无柄,阔披针形,下部羽片带状披针形,长10-20cm,宽4-8cm,顶端渐尖,基部沿叶轴下延成狭翅,全缘或向顶部有疏细齿;叶脉上面不明显,下面可见,沿中脉两侧各有一行长圆形的网眼,向外为多角形的斜上网眼。孢子囊群线形或长圆形,生于中脉两侧的一行网脉一侧,与中脉平行;囊群盖线形,革质,开向中脉或侧脉,成熟时向外反卷。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200m的林下或沟谷湿地。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味
苦;凉
归经
肾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根茎:有祛风除湿的功能。用于关节酸疼。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小血藤
- 海螺
- 水马桑枝叶
- 地牯牛
- 小地扭
- 南烛叶
- 滇苦菜
- 湖北海棠
- 小叶黑面叶
- 地肤子
- 瓜子莲
- 大块瓦
- 野藿香
- 省雀花
- 杧果
- 牡荆子
- 茯神木
- 冬里麻
- 九州岛岛岛岛堇菜
- 西藏酸模
- 肉穗草
- 松毛火绒草
- 醉鱼草
- 姜石
- 锈毛旋蒴苣苔
- 鳜鱼胆
- 独蕨萁
- 龙齿
- 蛇胆
- 龙脷叶
- 刚毛香茶菜
- 南烛子
- 黄鼬
- 大百解薯
- 石楠
- 咳喘木
- 石耳
- 鸢油
- 细叶黄杨
- 厚朴
- 蔓胡颓子
- 血人参
- 千年不烂心
- 南天仙子
- 白子菜
- 狗蚁草
- 鲜地黄
- 卷柏
- 赤沙糖
- 桉叶
- 绿花独活
- 老婆子针线
- 小三棵针
- 艾纳香
- 鳆鱼
- 牛蹄甲
- 山羊耳
- 鸡腿蘑
- 蜂药
- 托盘
- 蚬肉海棠
- 扇叶阴地蕨
- 毛木树叶
- 千金子
- 黄缅桂果
- 土圞儿
- 地磨薯
- 火炭母
- 高山瓦韦
- 疏叶香根芹
- 海鹞鱼齿
- 土连翘
- 羊肺
- 粗叶卷柏
- 美丽风毛菊
- 帕梯
- 树头菜
- 蝈蝈
- 湿生扁蕾
- 华中瘤足蕨
- 辽东栎
- 马蹄金
- 盾叶唐松草
- 泡桐根
- 小叶金花草
- 檵花叶
- 邪蒿
- 黄鳝藤根
- 山苦荬
- 兴木蒂那布
- 披针骨牌蕨
- 丰花草
- 猪血
- 锅粑
- 菠萝皮
- 鷩雉
- 湖瓜草
- 紫楠叶
- 竹(鼠留)子油
- 秋木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