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藿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藿香
别名
鸡冠香薷、相思草、瞌睡草
来源
唇形科臭藿香Elsholtzia cristata Willd.,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四川。
性味
辛,微凉。
功能主治
祛风热,散寒湿,止呕吐。主治黄疸,淋病,湿热,红崩白带。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臭黄皮
- 臭黄荆根
- 川贝母
- 臭威灵
- 川鄂山茱萸
- 柴胡叶链荚豆
- 粗榧根
- 粗毛鳞盖蕨
- 臭节草
- 臭节草根
- 臭黄荆
- 臭黄荆子
- 臭梧桐
- 臭灵丹
- 臭牡丹根
- 柽柳花
- 川木香
- 粗叶木
- 翅子木
- 川木通
- 沉香
- 慈竹气笋
- 抽筋草
- 臭牡丹
- 常春卫矛
- 彩斑桑勒草
- 朝鲜当归
- 臭常山
- 臭草
- 臭蒿
- 苍山冷杉
- 茶子心
- 春花木
- 毛茎马兰
- 臭山牛蒡
- 臭梧桐花
- 葱实
- 水葫芦七
- 栀子叶
- 红毛野海棠
- 斑竹根
- 白猪栗
- 波斯菊
- 五托莲
- 山羊油
- 庐山石韦
- 草地早熟禾
- 虫牙药
- 藏菖蒲
- 虫笋
- 虫实
- 虫白蜡
- 蚕豆茎
- 蚕豆花
- 蚕豆叶
- 豺肉
- 蝉花
- 短柄南蛇藤果
- 粳米泔
- 金腰
- 黄花仔
- 树腰子
- 石笔海胆
- 毛黄堇
- 菊三七
- 西瓜霜
- 红枫荷
- 刺竹笋
- 山大刀
- 菅
- 毛车藤
- 鹤骨
- 蟾头
- 栗毛球
- 斑鸠
- 簕欓
- 酒
- 竻慈姑
- 海蛇
- 双剪菜
- 榼藤子
- 肾经草
- 草木王
- 柏树果
- 河蚌
- 香榧草
- 土砂仁
- 梨
- 红地榆
- 黑草
- 地瓜藤
- 锅铲叶
- 红接骨草
- 一匹草
- 董棕粉
- 蒟酱
- 地精草
- 野菰
- 杏叶
- 燕窠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