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笋
《*辞典》:虫笋
拼音注音
Chónɡ Sǔn
出处
《新中医药》62:36,1955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笋被虫蛀枯萎后的带虫笋干。4~5月采收,晒干。
药理作用
麻醉犬静脉注射0.4克/公斤,虫笋煎剂有显着的利尿作用,其作用较葫芦快而稍短。虫笋煎剂2克/公斤予正常家兔灌胃,每日排尿总量虽较对照时无甚增加,但在给药后的最初12小时内,尿量较对照时增加31.5%。以每日2克/公斤予兔灌胃,连续1周无不良反应。
功能主治
利水消肿。治小便不利,腹水肿胀。
复方
治腹水肿胀:虫笋三钱,金葫芦三钱(去蒂)。水煎,早晚二次。空腹温服。
临床应用
①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取虫笋、葫芦各3钱,每日3次煎服,20剂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盐,酌情给予维生素B及C、葡萄糖、铁剂等。观察23例,服药后腹水消失或显着减少,自觉症状改善者7例;腹水稍见减少,自觉症状改善者10例;无改变者6例。有效病例中有7例在服药后接受锑剂治疗,均顺利地结束了治程。实践证明,两药有显着的利尿作用,一般开始于服药后的第3天,以后每日尿量即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停药后也不减少,较钾盐的利尿作用显着,较汞剂持久。对40岁以下的、腹水形成期在1年以内的患者,具有减轻症状的作用。对肝脾肿大和肝功能的影响不大。未见副作用。
②治疗肾炎,具有利尿消肿等作用
据10例观察,服药后水肿消失者17人,血压降低者15人,酚红排泄试验改善及尿中蛋白、血球、管型消失者16人。疗效的发生最快者3天,最迟者12天。病程愈短,奏效愈快;反之亦然。10例中有2例治后复发,仍以原法治疗,但无显著疗效。用法:每日用金葫芦及虫笋各3钱(12岁以下减半),加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3次分服。
此外,虫笋、葫芦对其它原因引起的腹水、浮肿,也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虫实
- 虫白蜡
- 蚕豆茎
- 蚕豆花
- 蚕豆叶
- 豺肉
- 蝉花
- 短柄南蛇藤果
- 粳米泔
- 金腰
- 黄花仔
- 树腰子
- 石笔海胆
- 毛黄堇
- 菊三七
- 西瓜霜
- 红枫荷
- 刺竹笋
- 山大刀
- 菅
- 毛车藤
- 鹤骨
- 蟾头
- 栗毛球
- 斑鸠
- 簕欓
- 酒
- 竻慈姑
- 海蛇
- 双剪菜
- 榼藤子
- 肾经草
- 草木王
- 柏树果
- 河蚌
- 香榧草
- 土砂仁
- 梨
- 红地榆
- 黑草
- 地瓜藤
- 锅铲叶
- 红接骨草
- 一匹草
- 董棕粉
- 蒟酱
- 地精草
- 野菰
- 杏叶
- 燕窠土
- 土半夏
- 吐烟花
- 地锦草
- 齿叶橐吾
- 新疆一支蒿
- 石柑子
- 乌榄核
- 使君子根
- 蒲黄
- 破布叶
- 三棱草
- 黄花香
- 异木患
- 橘皮
- 鱼鳔
- 钻地风
- 大叶子
- 海狸香
- 黄葵
- 鹿仙草
- 过江龙
- 草灵脂
- 芭蕉叶
- 红牛尾七
- 海龙
- 白毛鹿茸草
- 玄精石
- 骆驼脂
- 绣球花
- 乌脚枪
- 独行千里
- 黄山梅
- 蛤蟆草
- 胡枝子
- 豺皮樟
- 豺皮樟根
- 石彭子
- 鳕鱼鳔
- 紫阳花
- 葱花
- 藏茄
- 三点金草
- 鸡血七
- 骆驼蹄瓣
- 草乌叶
- 藏山药
- 藏紫菀
- 对叶四块瓦
- 水蕨
- 一把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