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叶四块瓦
《中华本草》:对叶四块瓦
拼音注音
Duì Yè Sì Kuài Wǎ
别名
四叶对、四块瓦、四叶一枝花、四大天王、金大王、四对金、四叶箭、四叶金。
英文名
stem and leaf of Serrate chloranthus
出处
出自《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金粟兰科植物及己Chloranthus serratrs(Thunb.)Roem.et Schult.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ranthus serratrs(Thunb.)Roem.et Schult.采收和储藏:春、夏、秋三季采收,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及己 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根茎横生,粗短,有多数土黄色须根。茎直立,单生或数个丛生,具明显的节,无毛,下部节上对生2片鳞状叶。叶对生,4-6片生于茎上部;叶柄长8-25mm;叶椭圆形、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5cm,宽3-6cm,先端渐窄成长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锐而密的锯齿,齿尖有一腺体,两面无毛;侧脉6-8对;鳞状叶膜质,三角形;托叶小。穗状花序顶生,偶有腋生,单一或2-3分枝;总花梗长1-3.5cm;苞片三角形或半圆形,先端常数齿裂;花白色;雄蕊3,药隔下部合生,着生于子房上部外侧,中央药隔有1个2室的花药,两侧药隔各有1个1室的花药;药隔长圆形,3药隔相抱,中央药隔向内弯,长2-3cm,与侧药隔等长或略长,药室在药隔中部或中部以上;子房卵形,无花柱,柱头粗短。核果近球形,绿色。花期4-5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山地林下阴湿处和山谷溪边草丛中。资源分布: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
化学成分
及己地上部分含N-β-苯乙基-3-(3,4-亚甲二氧基苯基)丙烯酰胺[N-β-phenethyl-3-(3,4-methylenedioxyphenyl propenamide)],N-β-苯乙基-3-(3,4-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酰胺[N-β-phenethyl-3(3,4-eimethoxyphenyl)propenamide]。
性味
辛;平;有毒
归经
心;脾;肾经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解毒止痒。主感冒;咳喘;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疖;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捣汁;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浸汁涂擦。
注意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本植物有毒,不宜长期服用;对开放性骨折,不作外敷应用,以防大量吸收中毒。
各家论述
1.《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跌打损伤药。可镇咳祛痰,除风湿,又活血、调经,散瘀;外治疔肿、疥癣。2.《上海常用中草药》:活血破瘀,祛风散寒,止咳化痰。治感冒头痛,风寒咳嗽,气喘,风湿疼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对叶四块瓦
拼音注音
Duì Yè Sì Kuài Wǎ
别名
四叶莲(《纲目抬遗》),四块瓦、四儿风(《贵州民间方药集》),四叶箭、金薄荷、四叶麻(《湖南药物志》),四叶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四叶金(《福建中草药》)。
出处
《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
为金粟兰科植物及己的茎叶。春、夏采收。
原形态
详"及己"条。
性味
辛,平,有毒。
①《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活血消肿,解毒。治感冒,咳喘,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疖,月经不调。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跌打损伤药。可镇咳祛痰;除风湿。又活血、调经,散瘀;外治疔肿、疥癣。"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活血破瘀,祛风散寒,止咳化痰。治感冒头痛,风寒咳嗽,气喘,风湿疼痛,月经不调肤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捣汁或浸酒。外用:捣敷或浸汁涂擦。
注意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本植物有毒,不宜长期服用:对开放性骨折,不作外敷应用,以防大量吸收中毒。"
复方
①驱风,开窍:对叶四块瓦五钱。捣烂,冲米泔水吞服。(《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头痛:对叶四块瓦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风寒咳嗽气喘:四块瓦,配合麻黄、百部、枇杷叶,酌加冰糖少许,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④治肺结核:四块瓦五钱,巴岩龙、羊蹄根、大乌泡根、山慈姑各三钱。水煎服,一日一剂。(《贵州草药》)
⑤治风湿,跌打损伤:对叶四块瓦一两,泡酒半斤。每服药酒五钱至一两。药酒外搽亦可。(《贵阳民间药草》)
⑥通经:对叶四块瓦三钱,蒸酒四两。每次服酒五钱至一两。(《贵阳民间药草》)
⑦治痈疽恶疮:对叶四块瓦全草一至二钱。水煎服。外用鲜根捣敷。(《湖南药物志》)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野油麻
- 李
- 蜘蛛蜕壳
- 空桶参
- 丛毛榕
- 獭胆
- 石松子
- 红瑞木果
- 地仙桃
- 山核桃仁
- 蟛蜞菊
- 白三七根
- 毛杨梅根皮
- 小毒芋
- 徐长卿
- 纤花耳草
- 木薯
- 蝉翼藤
- 石栗子
- 铁马鞭
- 鲨鱼肉
- 笔仔草
- 塔黄
- 桐叶千金藤
- 波缘假瘤蕨
- 鸡子
- 小花老鼠簕果
- 腊梅花
- 西藏凹乳芹根
- 大沙叶
- 林问荆
- 弹刀子菜
- 薄荷素油
- 壁钱
- 紫萁
- 鸭脚木皮
- 台湾磨盘草
- 金钱木根
- 猪肚木
- 兜兰
- 杜鹃花
- 猫胞衣
- 水翁皮
- 鼹鼠
- 红地榆
- 一皮草
- 鼠尾粟
- 水鸡油
- 羊舌树
- 云香草
- 葡萄藤叶
- 蝶兰
- 乌龟
- 仙掌子
- 斑叶堇菜
- 银不换
- 沙塘木
- 佛手花
- 大红花点地梅
- 松树皮
- 粘毛鼠尾草
- 鹭肉
- 一包花
- 凤尾草
- 龙爪叶
- 四方草
- 五瓣寄生
- 赤楠根
- 水贯众
- 短瓣花
- 龟血
- 熊筋
- 挂金灯
- 红叶藤
- 岩青菜
- 宁油麻藤
- 鳖甲胶
- 禾秆蹄盖蕨
- 楝叶
- 鸽肉
- 野漆树叶
- 黄屈花
- 铅
- 白毛委陵菜
- 蜂蜜
- 月见草油
- 天香炉
- 芦竹
- 通城虎
- 黄柏
- 蹋菜
- 五爪金龙
- 匐地龙
- 滴滴花
- 马尿烧
- 网脉山龙眼
- 石碱
- 树葫芦
- 柳白皮
- 附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