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绿藤
《中华本草》:大绿藤
拼音注音
Dà Lǜ Ténɡ
别名
痧症药。
英文名
Stem of Shinygreen Creeper
出处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光叶白粉藤的根或藤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ssus glaberrima Planc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鲜用呀晒干。
原形态
光叶白粉藤 草质藤本。枝细长,横切面为钝四角形,小枝纤细,均有条纹,通常茎、枝被白粉,干时不在节上脱离;卷须细长,2叉状,与叶对生。单叶互生;叶柄长1-3cm;托叶膜质,近圆形;叶片膜质,心状三角形或狭三角形,长6-11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近截平或浅心形,边缘有疏离的小锯齿,两面无毛,干时灰绿色。伞形花序长2.5-3.5cm;与叶对生,由数个小聚伞花序组成;总花梗长1-2cm;花梗长2.5-5mm,结果时伸长;花萼杯状,先端截平,宽约2mm;花瓣三角状长圆形,长约2mm,急尖;雄蕊4;花盘杯状,4浅裂;子房扁卵形或扁圆形,有短而钝的花柱。浆果小,倒卵状,长约5mm,宽约4mm。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密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云南等地。
性味
辛;温
归经
肝;脾经
功能主治
接骨;止痛。主骨折;痧气腹痛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绿藤
拼音注音
Dà Lǜ Ténɡ
来源
葡萄科大绿藤Parthenocissus laetevirens Rehd.,以藤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贵州、湖南。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舒筋活络,消肿散瘀,接骨。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四肢痹痛。
用法用量
1~2两,泡酒服。外用鲜品捣烂包敷或研粉调敷。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大绿藤
拼音注音
Dà Lǜ Ténɡ
出处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为葡萄科植物大绿藤的茎藤。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
木质藤本。茎带绿色,卷须与叶对生,有5~8条细长分枝,末端吸盘常为黑色肥厚的一弯钩。掌状复叶互生,小叶5,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8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中部以上有疏锯齿,下面无毛或脉上有短柔毛。聚伞花序排成圆锥状,生于叶腋;花萼浅盘状,全缘;花瓣5,长卵形;雄蕊5;花柱圆柱形,子房2室。浆果小,圆球形。
生境分布
生于沟边林下潮湿处,分布我国中部及南部。
性味
麻,温。
功能主治
舒筋活络,消肿散瘀,接骨。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四肢痹痛。
用法用量
内服:泡酒,1~2两。外用:捣敷或研粉调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狗屎花
- 虾蟆皮
- 猪鬃草
- 枸橘叶
- 乌骨鸡
- 黄茅
- 长瓦韦
- 地打果树皮
- 桑黄
- 地苏木
- 吊山桃
- 小毛蓼
- 桄榔面
- 黄屈花
- 金刚藤头
- 鳕鱼鳔
- 风毛菊
- 野马肉
- 待宵草
- 山肉桂
- 罗裙带
- 沙地柏
- 梅叶
- 芫花
- 仙环小皮伞
- 刺沙蓬
- 鱼香根
- 棕竹
- 羊耳蒜
- 紫薇叶
- 仙人掌
- 浮尸草
- 天雄
- 四棱杆
- 烧伤藤
- 蝲蛄石
- 山艾叶
- 十姊妹
- 木瓜
- 粉叶地锦
- 丝棉木叶
- 山红稗
- 白绿叶
- 山柏
- 大树三台
- 勒鱼
- 狗舌草
- 叶下花
- 转心莲
- 刀豆
- 向天蜈蚣
- 木瓜核
- 一把篾
- 球兰
- 红果参
- 山枇杷
- 飞天蠄蟧
- 瓜蒂
- 山胡椒根
- 白叶火草
- 粟芽
- 四照花
- 碧桃干
- 无风自动草
- 大三叶升麻
- 金剪刀草
- 假辣蓼
- 林背子
- 黄花补血草
- 奶浆参
- 刺黄柏茎叶
- 榔榆茎叶
- 圆叶母草
- 落地生根
- 八角枫花
- 金星草
- 变蛋
- 四川苦丁茶
- 山野豌豆
- 山桃树皮
- 枸橘刺
- 雷公藤
- 粟米
- 沙蓬
- 角蒿
- 芦竹笋
- 水百合
- 毛蕊花
- 鲎壳
- 两面针
- 凤尾蕉花
- 龙脑膏香
- 大块瓦
- 老虎姜
- 海雹菜
- 大薸
- 黄龙藤叶
- 蓝花石参
- 牛胆参
- 两栖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