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凤尾蕨
《中华本草》:岩凤尾蕨
拼音注音
Yán Fènɡ Wěi Jué
别名
凤尾草、粗金鸡尾、楚箭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岩凤尾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s deltodon Bak.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陆生小型蕨类植物,植株高15-30cm。根茎短而横生,密生棕黑色钻形鳞片。叶纸质或薄革质,密生,一型;叶柄长8-16cm,禾秆色,基部棕色;叶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7-20cm,宽4-7cm,单数一回羽状分裂;羽片3-5对,预生羽片最大,有短柄,长5-9cm,宽l.5-2.5cm,无毛,侧生羽片较短,无柄,向上弯弓形、渐尖头,上部营养叶的边缘有三角形密锯齿;叶脉羽状,侧脉单一或分叉。孢子囊群线形,生于羽片边缘的边脉上;囊群盖线形,膜质,灰白色,全缘。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200m的荫蔽干燥的钙质土或石灰岩上。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
甘;苦;凉;无毒
归经
大肠;肺;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敛肺止咳;定惊;解毒。主泄泻;痢疾;淋证;久咳不止;小儿惊风;疮疖;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臭灵丹
- 牛藤果
- 苍山冷杉
- 大马蹄蕨
- 海狗肾
- 荔枝藤
- 翅柄蓼
- 败酱草
- 独叶一枝花
- 毛稔根
- 漆树木心
- 脓见愁根
- 午时茶
- 四叶参
- 猪脬
- 窿缘小叶桉
- 白粉蝶
- 心叶虎耳草
- 草蜘蛛
- 臭辣树
- 肚拉
- 灯台莲
- 福寿草
- 饭汤子
- 柑叶
- 吕宋果
- 海南茄
- 蒙自赤杨
- 柠檬桉叶
- 桑椹
- 青果
- 甜瓜花
- 威灵仙
- 东菊
- 紫花芥
- 山黄皮
- 白花龙胆
- 绵马贯众
- 长柄蕗蕨
- 牛鼻
- 河豚鱼肝油
- 桑瘿
- 莴苣子
- 唐古特青兰苗
- 对叶百部
- 蜣螂
- 水茄冬叶
- 粟米草
- 盐肤木根
- 薤叶
- 野烟
- 一把香
- 紫茎棱子芹
- 苍耳花
- 长叶丹参
- 东当归
- 三七
- 三七叶
- 白檀
- 紫荆根皮
- 水毛花
- 蜂蜜树
- 白花九里明
- 槟榔
- 木兰寄生
- 白果
- 橘饼
- 夜香牛
- 扁蒲扇
- 毛木树
- 小鹭鸶兰
- 大叶马尾连
- 鲫鱼脑
- 乌药叶
- 金发草
- 五裂槭
- 燕窠土
- 桦叶荚蒾
- 血见愁
- 大麻疙瘩
- 海韭菜
- 落花生
- 龙眼根
- 鳢鱼胆
- 华东瘤足蕨
- 黄木耳
- 披针叶兔耳风
- 青檀香
- 喜树果
- 铁力木
- 扁藤
- 地黄连
- 芫花根
- 葛谷
- 梓菌
- 炮姜
- 蚕蛹
- 甜瓜茎
- 熊肉
- 夜花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