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额马先蒿
《中华本草》:凸额马先蒿
拼音注音
Tū é Mǎ Xiān Hāo
来源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长管马先蒿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dicularis cranolopha Maxim.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长管马先蒿 多年生草本,高5-23cm。多少有毛。根常分枝。茎丛生,多铺散,不分枝,具沟纹,沿沟有成线的毛。基生叶具长柄,柄长3cm,有明显的翅;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状线形,羽状深裂,长4-6cm,宽1-1.5cm,裂片卵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锐头,羽状浅裂至具重锯齿,每边有15枚,间距较宽,茎生叶下部者为假对生,上部者为互生,形似基生叶。总状花序顶生,花数较稀;苞片叶状;花萼膜质,较大,长1.2-2cm,萼齿3,后方1枚多退化很小,全缘或略有锯齿,侧方两枚极大,基部有柄,上方卵形膨大,叶状而羽状全裂,裂片3-4对,具尖齿;花冠筒长4-5cm,外面有毛,盔直立部分略前俯,上端镰状弓曲,基前端细为略作环状弓弯其端指向喉部的喙,2深裂在额部与喙的基部相接处有相当高凸而常为三角形的鸡冠状凸起,下唇侧唇摺扇形,端圆不凹,多少肾形;花丝两对均有毛。蒴果。花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800m的高山草原中。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
形状
性状鉴别 干燥全草,根多枝,细长圆柱形,表皮深褐色。茎丛生,表面有纵沟,沿沟有成线的毛。完整的叶片展平后呈条状披针形至卵状长圆形,羽状全裂。总状花序后生,花黄棕色,筒长4cm以上,盔上端镰状弓曲,喙长5mm,端全缘。气微,味微苦。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发热;尿路感染;肺炎;肝炎;外伤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白屈菜根
- 芭蕉头
- 青羊角
- 牵牛子
- 巴豆壳
- 柄马勃
- 百蕊草根
- 青酒缸
- 青鱼胆
- 北细辛
- 兔毛蒿
- 琴唇万带兰
- 南酸枣
- 鸨肉
- 白补药
- 百部还魂
- 粤万年青
- 柏勒儿茶
- 白花丹
- 苞叶木
- 曲毛露珠草
- 白花柴
- 八角茴香
- 白千层皮
- 白桂
- 白果叶
- 布狗尾
- 枪刀菜根
- 百药煎
- 青头菌
- 白绿叶
- 白花坚荚树
- 百尾笋
- 珍珠伞
- 球花党参
- 山乌珠叶
- 紫八宝
- 百足藤
- 白花龙胆
- 青胡桃果
- 百步还阳丹
- 太白丽参
- 天蓝苜蓿
- 臭黄荆根
- 百里香叶杜鹃
- 刺齿凤尾蕨
- 蝙蝠
- 南瓜藤
- 荠苨
- 土色牛肝菌
- 土三七
- 瓦楞子
- 带叶报春花
- 小果野葡萄
- 珍珠
- 撒发
- 大尾摇
- 虾须草
- 石床
- 补骨脂
- 四楞蒿
- 半边旗
- 烧伤藤
- 莲座蓟
- 圆萼刺参
- 芍药花
- 烟胶
- 肥荚红豆
- 老枪谷
- 郁金
- 光板猫叶草
- 胡桃仁
- 雁肉
- 迎春花根
- 银不换
- 凤眼果
- 石壁莲
- 多穗石柯叶
- 篦子草
- 冬青叶
- 薄荷油
- 早禾树
- 朱砂根
- 歪头菜
- 榕树皮
- 大花卫矛
- 绿珊瑚
- 火腿
- 滇白芷果
- 木蝴蝶
- 蚌兰花
- 玉蝉花
- 霸王鞭
- 银背藤
- 中华短肠蕨
- 棕板
- 藤杜仲
- 银箔
- 野菠菜
- 八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