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兰花
《中华本草》:蚌兰花
拼音注音
Bànɡ Lán Huā
别名
蚌花、紫万年青花、荷包兰、蚌兰衣、菱角花、红蚌兰花、州部队
英文名
Oyster Rhoeo
出处
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紫万年青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eo discolor(L' Her.) Hance采收和储藏:夏月采摘,晒干,或蒸10min后再晒干。
原形态
紫万年青 多年生草本,高50cm。茎较粗壮,肉质。节密生,不分枝。叶基生,密集覆瓦状,无柄;叶片披针形或舌状披针形,长10-30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扩大成鞘状抱茎,上面暗绿色,下面紫色。聚伞花序生于叶的基部,大部藏于叶内;苞片2,蚌壳状,大而扁,长3-4cm,淡紫色,包围花序,花多而小,白色;萼片3,长圆状披针形,分离,花瓣状;花瓣3,分离,卵圆形;雄蕊6,花丝被长毛;子房3室。蒴果2-3室,室背开裂。花期5-7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荫环境,不耐寒。宜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 栽培技术 常扦插和分株繁殖法。扦插繁殖:春季,按行株距50cm×40cm开穴,截取长15-20cm的母株主茎插植。分株每殖:春季,挖取母株,分成带根的分株数蔸,按行株距50cm×40cm开穴栽植,每穴栽1蔸。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人工栽培于庭园、花圃。资源分布:我国南方各地可露天种植,其他地区多温室栽培。
化学成分
花药中含多糖(polysaccharides),酸性多糖(acid polysaccharides),淀粉(starch),愈创葡聚糖(callose),果胶(pectins)。
性味
甘;凉;淡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凉血止血;解毒止痢。主肺热咳喘;百日咳;咯血;鼻衄;血痢;便血;瘰疬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复方
治感冒咳嗽,咳痰带血,百日咳,鼻衄,菌痢:干蚌花二十至三十朵。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
1.《岭南采药录》:治便血,咳血,和猪肉煎汤服之。治血痢则煎水饮之。2.《福建民间草药》:清血解热,止血疗痢。3.《广东中药》Ⅱ:止咳,去痰火。治痨伤吐血,痰火核。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霸王鞭
- 掐不齐
- 大千生
- 薄荷油
- 蛤仔壳
- 羊靥
- 青通草
- 青杠碗
- 芭蕉花
- 遍地金
- 麒麟菜
- 青兔耳风
- 土千年健
- 鳖胆
- 青头雀
- 太平莓
- 台湾土豆蔻
- 青荚叶茎髓
- 紫油木皮
- 塌菜
- 土牛党七
- 番荔枝叶
- 东方乌毛蕨叶
- 蚌泪
- 天葵
- 唐古特青兰苗
- 薄叶棘豆
- 青果
- 万年柏
- 青竹标根
- 青蒿囊虫
- 孔雀草
- 白豆蔻壳
- 竹节海棠
- 蝙蝠葛
- 鸊鷉
- 败酱草
- 皱叶子
- 皂荚根皮
- 毛柄短肠蕨
- 青盐陈皮
- 唐古特青兰
- 头发七
- 蝙蝠葛叶
- 土当归
- 叩头虫
- 青羊胆
- 鼻血雷
- 哉果
- 紫玉簪根
- 九头狮子草
- 红鬼笔
- 慈竹气笋
- 多头风轮菜
- 兔血
- 公鱼
- 早禾树
- 土香榧
- 紫茎牙痛草
- 刺子莞
- 蝙蝠草
- 藤乌头
- 枳椇根
- 中华补血草
- 石莼
- 羊肺
- 杜楝
- 小檗
- 桃树根、茎、树皮
- 金银忍冬
- 赛繁缕
- 香槐
- 芍药花
- 山茶根
- 青琅玕
- 红酸杆
- 鹰不泊薳
- 地菍根
- 虎睛
- 浮尸草
- 海莲果
- 血水草
- 挖耳草根
- 南酸枣
- 红牛尾七
- 藤麻
- 猪笼草
- 椆李
- 栀子
- 窄叶飘带草
- 朱蕉
- 檀香油
- 獭骨
- 田旋花
- 藤檀
- 藤梨根
- 猪鬃凤尾蕨
- 炙红芪
- 藤碎补
- 竹节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