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桐翠木
《中华本草》:青桐翠木
拼音注音
Qīnɡ Tónɡ Cuì Mù
别名
风筝子、青酮木、纸鹞高树、破布子、狗屎木
英文名
Root of Dichotomous Cordia
出处
出自《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紫草科植物破布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dia dichotoma Forster f.[Verronia sinensis Lour.;Cordia myxa auct.non L.]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乔木,高5-10m。小枝灰白色,无毛或有短毛。叶互生;叶柄长2-5cm;叶片近革质,卵形、宽卵形或椭圆形,长6-12cm,宽4-8cm,先端钝,具短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微波状或具波状牙齿,衡全缘,两面疏生短柔毛或无毛。聚伞花序生球上枝顶端,二及状稀疏分枝,呈伞房状,宽5-8cm;花二型,两性或单性,异株,雄花和两性花的形状相似;两性花的花萼长5-6mm,钟状,5裂,裂片三角形,不等大;花冠白色,种状,与花萼略等长,长5-10mm,5裂,裂片比简部长,向外反折;雄蕊5,雄花花丝长约3.5mm;退化雌蕊圆球形;两性花花丝长1-2mm;子房的球形,4室,无毛,花柱基部合生,先端两次2裂,柱头匙形。核果近球形,长10-15mm,黄色或带红色,后变黑色,具多胶质的中果皮,果时花萼宿存,扩大成漏斗状,通常含种子1颗。花期2-5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900m的山地疏林中及山谷溪边,亦有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福建、台湾、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
微甘;辛;平
归经
心;胃经
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主心胃气痛;泄泻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青桐翠木
拼音注音
Qīnɡ Tónɡ Cuì Mù
别名
狗屎木
出处
《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来源
为紫草科植物破布木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
乔木,高5~10米,秃净或近秃净。叶互生,卵形至矩圆状卵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先端钝短尖,基部浑圆,全缘或近全缘;叶柄长2~3厘米。伞房花序腋生或生于侧枝之顶,长5~10厘米;花白色或黄白色,长约5毫米;花冠漏斗状;管部不长于花萼,裂片外反,喉部与雄蕊有毛,雄蕊与裂片同数;花柱2裂。核果卵形,长10~15毫米;宿萼阔漏斗形。花期2~4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亦有栽培。分布我国南部。
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治心胃气痛。
复方
治心胃气痛:青桐翠木干根五钱至一两,煎服;或酒、水各半,加瘦肉同煎服。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下田菊
- 蛇果黄堇
- 绒毛桢楠
- 待宵草
- 焦栀子
- 铁锈
- 河豚子
- 蚺蛇膏
- 沙七
- 竹节七
- 鹅观草
- 白背三七茎叶
- 粉防己
- 豆腐
- 龙头草
- 星蕨
- 丝瓜络
- 猫儿屎
- 野京豆
- 玉芙蓉
- 沙漏芦
- 酸浆
- 绿萼梅
- 铜钱菌
- 大叶蛇泡簕
- 笔管榕
- 香果树
- 漏斗瓶蕨
- 空柄假牛肝
- 獭皮毛
- 蝙蝠藤
- 鲥鱼
- 丝瓜花
- 小叶买麻藤
- 落花生
- 飞天蜈蚣
- 红花月见草
- 接骨草
- 百解马兜铃
- 鲥鱼鳞
- 蝙蝠草
- 庵 (艹闾)子
- 臭藿香
- 蓼大青叶
- 树头菜
- 松油
- 楤木叶
- 松萝
- 石柑子
- 翠雀花
- 柿子
- 石上藕
- 石脑油
- 半边风
- 石松子
- 胡桃仁
- 束花石斛
- 树刁
- 石菖蒲花
- 珍珠风子
- 石胆草
- 树腰子
- 石斛
- 石栗叶
- 野粟
- 鹰嘴爪
- 侧耳
- 柿木皮
- 石蝉草
- 石蛇
- 石防风
- 福寿草
- 天生草
- 紫花芥
- 射鸡尾
- 莼菜
- 藤五加
- 羊角参
- 小花花椒
- 黑升麻
- 鹤虱风
- 黄独零余子
- 桑螵蛸
- 石见穿
- 杉皮
- 石莼
- 睡菜
- 盐麸叶
- 石楠
- 猬心肝
- 波罗蜜
- 柿漆
- 木蜡树根
- 大避债蛾
- 鹊豆
- 千里光
- 石帆
- 青果
- 虫牙药
- 茳芒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