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桐翠木
《中华本草》:青桐翠木
拼音注音
Qīnɡ Tónɡ Cuì Mù
别名
风筝子、青酮木、纸鹞高树、破布子、狗屎木
英文名
Root of Dichotomous Cordia
出处
出自《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紫草科植物破布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dia dichotoma Forster f.[Verronia sinensis Lour.;Cordia myxa auct.non L.]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乔木,高5-10m。小枝灰白色,无毛或有短毛。叶互生;叶柄长2-5cm;叶片近革质,卵形、宽卵形或椭圆形,长6-12cm,宽4-8cm,先端钝,具短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微波状或具波状牙齿,衡全缘,两面疏生短柔毛或无毛。聚伞花序生球上枝顶端,二及状稀疏分枝,呈伞房状,宽5-8cm;花二型,两性或单性,异株,雄花和两性花的形状相似;两性花的花萼长5-6mm,钟状,5裂,裂片三角形,不等大;花冠白色,种状,与花萼略等长,长5-10mm,5裂,裂片比简部长,向外反折;雄蕊5,雄花花丝长约3.5mm;退化雌蕊圆球形;两性花花丝长1-2mm;子房的球形,4室,无毛,花柱基部合生,先端两次2裂,柱头匙形。核果近球形,长10-15mm,黄色或带红色,后变黑色,具多胶质的中果皮,果时花萼宿存,扩大成漏斗状,通常含种子1颗。花期2-5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900m的山地疏林中及山谷溪边,亦有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福建、台湾、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
微甘;辛;平
归经
心;胃经
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主心胃气痛;泄泻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青桐翠木
拼音注音
Qīnɡ Tónɡ Cuì Mù
别名
狗屎木
出处
《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来源
为紫草科植物破布木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
乔木,高5~10米,秃净或近秃净。叶互生,卵形至矩圆状卵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先端钝短尖,基部浑圆,全缘或近全缘;叶柄长2~3厘米。伞房花序腋生或生于侧枝之顶,长5~10厘米;花白色或黄白色,长约5毫米;花冠漏斗状;管部不长于花萼,裂片外反,喉部与雄蕊有毛,雄蕊与裂片同数;花柱2裂。核果卵形,长10~15毫米;宿萼阔漏斗形。花期2~4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亦有栽培。分布我国南部。
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治心胃气痛。
复方
治心胃气痛:青桐翠木干根五钱至一两,煎服;或酒、水各半,加瘦肉同煎服。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贝齿
- 青木香
- 丝瓜叶
- 铅霜
- 驱风通
- 笔管榕
- 薄叶卷柏
- 野黄麻
- 红茄苳
- 黄花紫丹参
- 杨梅树
- 寒莓叶
- 木瓜
- 无风自动草
- 崖姜
- 透骨草
- 铜苋菜
- 铁角凤尾草
- 禾叶风毛菊
- 鲩鱼胆
- 掐不齐
- 梅花
- 大黑药
- 水蓼根
- 泡桐叶
- 虫笋
- 罂粟嫩苗
- 多花景天三七
- 土良姜
- 苦连翘
- 通花花
- 茄子
- 裂叶秋海棠
- 大马蓼
- 东方狗脊
- 黄耆茎叶
- 空心木
- 苎麻皮
- 青竹标
- 苦荬菜
- 铁牛钻石
- 短腺小米草
- 浙贝母
- 水棉花
- 决明子
- 新疆延胡索
- 大花素馨花
- 鹤虱风
- 将军树
- 蘘荷子
- 球花党参
- 多头风轮菜
- 水蛭
- 柴胡叶链荚豆
- 水牛角浓缩粉
- 鸡冠菜
- 玉米轴
- 杠香藤
- 翡翠
- 披麻草根
- 龙脷叶
- 扶桑根
- 龙利叶
- 藤本夜关门
- 桑叶露
- 地白草
- 鹅绒藤
- 黄缅桂果
- 土连翘
- 大青
- 白茅针
- 鱼鳞菜
- 斑竹花
- 小九头狮子草
- 阳雀花根
- 蒲桃种子
- 猪脾
- 散血飞
- 矩镰荚苜蓿
- 一品红
- 水毛花根
- 新疆木通
- 石上柏
- 乌苏里黄芩
- 香菇
- 雀
- 荸荠
- 青竹蛇
- 刺海松
- 鲃鱼
- 鞘菝葜
- 荜澄茄
- 橄榄
- 狗尾草
- 斯里兰卡肉桂
- 海龟
- 雀瓮
- 鳖血
- 青蟹
- 白花坚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