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菝葜
《*辞典》:鞘菝葜
拼音注音
Qiào Bá Qiā
出处
《甘肃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鞘柄菝葜的块茎及根。春、秋采收。,除去须根茎基,洗净,切成薄片。
原形态
落叶、灌木或攀援藤本,高40~80厘米。茎近圆筒形,多分枝,坚硬:小枝有棱,无刺。单叶互生,卵形,具鞘状叶柄,无卷须。长3~6厘米,宽2~4厘米,先端锐或渐尖,基部圆形、截形或近心形,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光滑,基生脉3~5条,两而均凸出。花序梗细,长1~2厘米,着生2~7花,形成伞形花序;花梗细,长约8毫米;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花被6,长椭圆形:雄蕊6;雌花较小,花被片6,具退化雄蕊6;子房椭圆形,花柱3裂,反卷。浆果球形,黄黑色带白粉,含种子1~3个。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多生于林缘或灌丛中。分布河北、山西、河南、甘肃等地。
性味
①《甘肃中草药手册》:"辛咸,温。"
②《河南经济植物志》:"味苦,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顺气,止痛。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鱼骨鲠喉。
①《甘肃中草药手册》:"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治风湿腰膝四肢疼痛久不愈,鱼骨鲠喉。"
②《河南经济植物志》:"活血止痛。治折伤,创伤。"
③《中国经济植物志》:"顺气镇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外用:研末撒。
注意
虚弱者慎用。
复方
①治关节痛门久不愈:㈠鞘菝葜二两。酒浸三至七日,晒干研细末,每次一钱,日服二次。㈡防风五钱,鞘菝葜五钱,红花三钱。水煎服。
②治外伤出血:鞘菝葜焙黄,磨成细粉,外敷患处。(宜忌以下出《甘肃中草药手册》)
备注
本植物的块茎及根,在甘肃地区亦作"威灵仙"入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荜澄茄
- 青竹标
- 橄榄
- 狗尾草
- 斯里兰卡肉桂
- 海龟
- 雀瓮
- 鳖血
- 青蟹
- 白花坚荚树
- 风箱树花
- 野罂粟壳
- 蚌粉
- 鷩雉
- 补血薯
- 篦子三尖杉
- 篦子舒筋草
- 青棉花藤叶
- 鸭
- 补血草
- 梅花
- 青龙藤
- 椿皮
- 饱饭花果
- 茯神木
- 霸王七
- 竹精
- 七里香
- 膜蕨囊瓣芹
- 豹肉
- 地梭罗
- 青活麻
- 蝤蛴
- 蓖麻叶
- 鼻烟
- 篦梳剑
- 蚌壳草根
- 藏绵芪
- 横经席叶
- 驱虫斑鸠菊
- 猪毛草
- 芭茅
- 青箭
- 天文草
- 雀梅藤叶
- 鸲鹆
- 芭蕉根
- 青药
- 驳骨草
- 蓖麻油
- 鳕鱼鳔
- 锅粑
- 辫子草根
- 石吊兰
- 大叶子
- 带鱼
- 榆皮涎
- 庵 (艹闾)子
- 猬心肝
- 云南美登木
- 宽叶紫萁苗
- 罗望子叶黄檀
- 三丫苦叶
- 野芝麻花
- 蟾蜍
- 地钱
- 巴豆油
- 伞花绢毛菊
- 茄子
- 白土茯苓
- 午时茶
- 竹叶马豆
- 小花酸藤子
- 苦杏仁
- 铁精
- 三加花
- 苦艾
- 榼藤子
- 苦芺
- 钟花草
- 蜈蚣七
- 鹧鸪血
- 黍根
- 通光散
- 天目木姜子
- 牛心茄子
- 苦荞头
- 阔齿兔唇花
- 醉针茅
- 铁马豆
- 苦瓜根
- 水麻tiao
- 阔叶水竹叶
- 高寒露珠草
- 鹈鹕脂油
- 苦楝花
- 苦生叶
- 苦苣
- 蜘蛛香
- 苦壶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