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薯
《中华本草》:补血薯
拼音注音
Bǔ Xuè Shǔ
别名
七叶薯、血参、七爪金龙
来源
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七叶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esquirolii Prain et Burkill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七叶薯蓣 缠绕草质藤本。全株除叶片有较疏的柔毛,老时脱落,或叶脉有柔毛外,其余密被淡褐色绒毛,茎有刺。掌状复叶互生;叶柄长达15cm,有时有刺;有3-5(-7)小叶,叶片长7-23cm,宽3-8.5cm,先端尾状渐尖,全缘或边缘波状,背面灰绿色;中间小叶片被针状长椭圆形至椭圆形或宽倒被针形,最外侧的小叶片斜被外形至斜卵状长椭圆形。雄花序为总状花序,2-4个或单个着生在无叶的花枝上;雄花花梗长约0.5mm;外轮花被片三角状卵形,内轮近长圆形;雄蕊3,着生外轮花被片基部,与3枚退化雄蕊互生;雌花序为穗状花序,长达50cm,2-3个着生叶腋。蒴果反折,三棱状长方倒卵形,长3.5-5cm,宽2-3cm;种子着生每室中轴顶部,种翅向蒴果基部伸长。花期10月至翌年2月,果期12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430m的山坡、山谷林下阴湿处。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辛;微甘;凉
功能主治
化瘀止血;消肿止痛。主肺劳咳血;肝脾肿大;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红牛尾七
- 野黄麻
- 地棠花
- 鳙鱼
- 鰕虎鱼
- 黑鹅脚板
- 边缘鳞盖蕨
- 黄鼠狼
- 鳆鱼
- 鞭叶耳蕨
- 雪下红
- 鸭脚板草
- 青海鸢尾子
- 钝齿铃子香
- 黄背草苗
- 蝙蝠草
- 蝙蝠
- 风轮菜
- 蝙蝠藤
- 椰子浆
- 须花参
- 萹蓄
- 青胡桃果
- 风湿木
- 香叶根
- 鸭屎树
- 飞龙掌血
- 鸭脚蓼
- 黄海葵
- 铅霜
- 黑节草
- 驱风通
- 雪上一支蒿
- 鸢嘴
- 笔管榕
- 香樟根
- 腐卑
- 薄叶黄芩
- 黑面叶根
- 薄叶卷柏
- 紫金莲
- 粉霜
- 粉瘤菌
- 黄麻灰
- 黑藁本
- 蝙蝠葛根
- (鱼彭)鱼脑
- 黄鳝藤
- 鸦片
- 黄栌
- 仙人掌
- 费菜
- 辫子草根
- 雪人参
- 飞蛾树
- 青桐翠木
- 香樟果
- 刺葡萄
- 贝齿
- 雪胆
- 香樟
- 青木香
- 粉萆薢
- 橙耳
- 榧根皮
- 蝮蛇蜕皮
- 雪兔
- 雪见草根
- 矮脚罗伞
- 鸭血
- 香橼
- 黑皮青木香
- 萆薢
- 鞭叶铁线蕨
- 脾寒草
- 雪猪油
- 黄鲴鱼
- 黄鳝
- 青麸杨根
- 香加皮
- 鳙鱼头
- 雄鸡口涎
- 雪山林
- 鹰不泊
- 肺形草
- 鸦葱
- 鲱鱼
- 青头菌
- 香橼露
- 败酱
- 雪药
- 青蛙胆
- 雀榕根
- 鮧鱼尾
- 逼血雷
- 青葙
- 黑芝
- 薜荔汁
- 麒麟吐珠
- 飞龙掌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