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叶根
《*辞典》:黑面叶根
拼音注音
Hēi Miàn Yè Gēn
出处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黑面叶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产广西、广东等地。
形状
干燥根呈圆柱状,略弯曲,长短不一,径2~4厘米,表面棕红色,微有皱纹,皮部厚至1.5毫米。切断面淡黄色,年轮明显,射线细密而清晰。
性味
苦,寒。
①《本草求原》:"辛,大寒。"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涩。"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凉。"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散瘀,消肿。治头面热毒,扁桃体炎,热泻,漆疮。
①《本草求原》:"浸洒,祛风壮筋骨。""散皮肤头面热毒,解中百药毒,酒煎饮治杨梅疮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消肿止血。治热泻,痧气,跌打刀伤。"
③《广西中药志》:"散瘀消肿,洗疮,治漆疮。"
用法用量
内服:熬汤,1.5~3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复方
①治扁境体炎,咽喉炎:黑面叶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白浊:黑面叶根一两。煎水冲蜜糖服。(《岭南草药志》)
③治鹤膝:青凡木根四两,松节一两。浸好酒二斤。每日服二次,每次服五钱至一两。同时用药酒擦患处。(《广西中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红天葵
- 红血藤
- 红花岩松
- 肥肉草
- 胡椒
- 马鞍藤根
- 红小麻
- 红母鸡草
- 花斑叶
- 亮菌
- 密脉鹅掌柴
- 鼠
- 竹叶兰
- 红椿
- 红绿草
- 红陈艾
- 胡子七
- 红马蹄乌
- 冷饭果
- 长柄秋海棠
- 红景天
- 胡燕卵
- 霹水草
- 红菠菜
- 红敷地发
- 红皮云杉
- 红花子
- 红果冬青
- 白叶刺根
- 红鸡踢香根
- 胡桃叶
- 姜味草
- 瓠子子
- 变蛋
- 九层风
- 对叶散花
- 红土子皮
- 海州骨碎补
- 三角风
- 满山红
- 河豚目
- 藜实
- 龙胆草
- 鸭脚黄连
- 刺葡萄根
- 百齿卫矛
- 鱼油
- 鸭
- 岭南杜鹃
- 白薯莨
- 青藤
- 油柑木皮
- 水绵
- 毛毡草
- 帽兰
- 苹果
- 章鱼
- 阔叶垂头菊
- 龙虱
- 雪下红
- 珍珠风子
- 榔榆叶
- 黄明胶
- 无粉报春
- 柞树叶
- 香茶菜
- 天仙子
- 竹节三七
- 老鸦花藤
- 八宝茶
- 绒毛鸭脚木
- 菰根
- 糯米泔
- 柞木枝
- 红橡木子
- 猫儿屎果
- 小花老鼠簕果
- 山荆子
- 雪里见
- 空心莲子草
- 随手香
- 湿生扁蕾
- 兰花根
- 薤叶
- 月光花
- 锁阳
- 羊不食
- 血当归
- 老鸦胆叶
- 黄水茄
- 菜子七
- 竹象鼻虫
- 苦竹茹
- 紫玉簪
- 千斤拔
- 剪刀股
- 楝叶
- 茯苓
- 龙爪菜
- 猪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