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粱米
《中华本草》:青粱米
拼音注音
Qīnɡ Liánɡ Mǐ
英文名
seed of Foxtail Millet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1.陶弘景:凡云梁米,皆是粟类,惟其牙头色异为分别耳。青梁出北,今江东少有。《泛胜之书》云,梁是林粟,今俗则不尔也。2.《唐本草》:青梁,壳穗有毛,粒青,米亦微青而细于黄、白梁也,谷粒似青稞而少粗。夏月食之,极为清凉。但以味短色恶,不如黄、白梁,故人少种之。此谷早就而收少也,作饧清白胜馀米。3.《本草图经》:梁米,有青梁、黄梁、白梁,皆粟类也。旧不着所出州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粱或粟品种之一的种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etaria italica (L.) Beauv. [Panicum italicum L.]2.Setaria italica (L.) Beauv.var.germanica(Mill.)Schred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收割,打下种仁,去净杂质,晒干。
原形态
1.粱,一年生栽培作物,须根粗大。秆粗装,直立,高0.1-1m。叶鞘松裹茎秆,密具疣毛或无毛,先以近边缘及叶片接处的背面为密,边缘密具纤毛;叶舌为1圈纤毛;呀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45cm,宽5-33mm,先端尖,基部钝圆,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圆锥花序呈圆柱状或近纺锤状,通常下垂,基部多少有间断,长10-40cm,宽1-5cm,常因品种的不同而变异主轴密被柔毛,刚毛显着长于或稍长于小穗,黄色,褐色或紫色;小穗椭圆形或近圆球形,长2-3mm,黄色,褐色或紫色;第1颖长为小穗的1/3-1/2,具3脉,第2颖稍短于或长为小穗的3/4,先端钝,具5-9脉;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基内稃薄纸质,披针形,长为其2/3,第2外稃等长于第1外稃,卵圆形或圆球形,质坚硬,平滑或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自第1外稃基部和颖分离脱落;鳞被先端不平,呈微波状;花柱基部分离。花、果期夏、秋季。2.粟,本变种的主要特征在于:植物体细弱矮小,高20-70cm。圆锥花序呈圆柱形,紧密,长6-12cm,宽5-10mm;小穗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5mm,黄色,刚毛长约小穗的1-3倍,小枝不延伸。
生境分布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
味甘;微寒
归经
脾;胃经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涩精止泻;利尿通淋。主脾虚食少;烦热;消渴;泄精;泻痢;淋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90g;或煮粥。
各家论述
1.《名医别录》:主胃痹,热中消渴,止泄痢,利小便,益气补中。2.《日华子本草》:健脾,治泄精。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青粱米
拼音注音
Qīnɡ Liánɡ Mǐ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种青粱的种仁。
性味
《别录》:"甘,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治烦热,消渴,泻痢。
①《别录》:"主胃痹,热中消渴,止泄痢,利小便,益气补中。"
②《日华子本草》:"健脾,治泄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煮粥。
复方
①治消渴:青粱米半升(淘净),以水三升,煮稀粥饮之,以差为度。(《圣济总录》粱米粥)
②治老人脾虚气弱,食不消化,泄痢无定:神曲二两(炙,捣罗为末),青粱米四合(淘净)。上相和煮粥,空心食之。(《寿亲养老新书》曲米粥)
③治老人五淋病,身体烦热,小便痛不利:浆水三升(酸美者),青粱米三合(研)。上煮作饮,空心渐饮之,日二、三服。(《寿亲养老新书》浆水饮)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云实根
- 牛心果
- 长筒马先蒿
- 蚤休
- 鸭
- 朝鲜当归
- 绒仙人球
- 蒜梗
- 血党
- 山小橘
- 蛇见怕
- 青棉花藤叶
- 豺皮
- 甘菊
- 柱果木榄叶
- 羽叶山蚂蝗
- 网脉山龙眼
- 芦荟叶
- 鸟不企
- 苦碟子
- 人参子
- 青竹标根
- 庵摩勒
- 人中黄
- 苏木蓝
- 贯众
- 獾骨
- 羊角拗
- 矮脚苦蒿
- 金乌贼(海螵蛸)
- 蟛蜞
- 金钮扣
- 楠木
- 粟米
- 光慈姑
- 十大功劳
- 肉苁蓉
- 山苏子根
- 牛皮
- 中亚天仙子
- 桔梗
- 翻白叶
- 黄裙竹荪
- 止咳菊
- 淡竹壳
- 椰子壳
- 小麦苗
- 枝儿条
- 獭肝
- 牛髓
- 飞机草
- 大金发藓
- 榈木
- 牛血
- 山稔叶
- 胡桐泪
- 龙葵子
- 雀卵
- 迎春花叶
- 杜鹃花果实
- 醋柳果
- 水杨梅
- 老虎须
- 宽穗兔耳风
- 长叶山竹子
- 青棉花藤
- 香椿子
- 短柄菝葜
- 栗荴
- 刺瓜
- 海柳
- 朝鲜梾木枝
- 丝瓜子
- 南藤
- 五龙皮
- 篱栏网
- 黄芦木
- 野颠茄
- 吕宋果
- 剪夏萝
- 接骨紫菀
- 毛刺果藤
- 竹(鼠留)子油
- 小叶金鸡尾巴草
- 香艾
- 酪
- 黔羊蹄甲
- 翅柄蓼
- 扁豆藤
- 赤火绳
- 粗皮蛙
- 猪蓼子草
- 龙老根
- 鹧鸪菜
- 省雀花
- 长叶紫珠
- 蛇白蔹
- 心叶风毛菊
- 柔毛艾纳香
- 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