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竹根
《中华本草》:棕竹根
拼音注音
Zōnɡ Zhú Gēn
来源
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isexcelsa。(Thunb.)HenryexRehd.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棕竹,丛生灌木,高2-3m。茎圆柱形,有节,直径2-3cm,上部被以褐色、网状粗纤维质的叶鞘。叶互生;叶柄长8-20cm,初被秕糠状毛,稍扁平,横切面呈椭圆形;叶掌状深裂,裂片4-10片,不均等,具2-5条肋脉,在基部1-4cm处连合,长20-30cm或更长,宽1.5-5cm,阔线形或线状椭圆形,先端阔,有不规则齿缺,边缘和脉上有褐色小锐齿,横脉多而明显。肉花序,长达30cm,多分枝,佛焰苞管状,2-3枚,生于总花梗及花序轴上,膜质,密被褐色弯卷绒毛。花雌雄异株,雄花较小,花萼长1.5mm,裂片卵形;花冠裂片卵形,质厚,长1mm;雄蕊6;雌花较大,卵状球形。浆果球形,直径8-10mm。种子球形,胚位于种脊的对面近基部。花期6-7月。
生境分布
分布于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
化学成分
地下部分含薯蓣皂甙(dioscin),甲基原薯蓣皂甙(methyl Protedioscin),甲基原棕榈皂甙B(methyl proto Ph)。
性味
味甘;涩;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收敛止血。主风湿痹痛;鼻衄;咯血;跌打劳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20g,鲜品可用至9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梓叶
- 棕竹
- 榛子
- 紫荆花
- 猪肉
- 猪靥
- 牛肋巴
- 棕树根
- 紫油木
- 槠子
- 紫石英
- 猪殃殃
- 猪毛七
- 早谷藨
- 栀子
- 椆李
- 紫油木皮
- 猪笼草
- 猪脂膏
- 猪鬃凤尾蕨
- 珍珠露水草
- 珠兰
- 窄叶飘带草
- 竹节三七
- 朱蕉
- 枣核
- 紫楠叶
- 紫红鞭
- 紫花芥
- 枣叶
- 竹鼠油
- 竹(鼠留)子牙
- 柞木叶
- 粘人花根
- 棕叶芦
- 桉叶
- 紫背绿
- 紫茎牙痛草
- 猪毛
- 女贞叶
- 猪脾
- 猪蓼子草
- 珍珠梅
- 中华绣线梅
- 直立婆婆纳
- 竹叶心
- 棕树心
- 止咳菊
- 紫花卫矛
- 泽漆
- 紫荆桠
- 紫葳根
- 猪肠
- 珠芽半支
- 竹叶
- 朱砂根
- 竹节香附
- 椎连栎
- 紫花堇菜
- 猪仔笠
- 猪毛针
- 紫萁贯众
- 紫葛
- 珠芽蓼
- 指天蕉
- 早禾树
- 枳茹
- 紫河车
- 猪肚
- 猪脑
- 皱叶羊蹄
- 竹兰草
- 掌叶蓼
- 竹叶莲
- 竹鼠肉
- 粘山药
- 梓树
- 紫苏子
- 紫荆丫
- 猪毛草
- 皱叶鼠李
- 抓地虎
- 掌叶半夏
- 朱砂莲
- 柞木根
- 柞树叶
- 椆树桑寄生
- 止痢蒿
- 紫背草根
- 紫花景天
- 紫苏叶
- 猪心
- 猪胆
- 珍珠
- 粘人花
- 粽巴叶
- 紫晶蘑
- 紫杜鹃
- 紫梢花
- 紫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