鮧鱼鳔
《中华本草》:鮧鱼鳔
拼音注音
Yí Yú Biào
别名
鲶鱼鳔
来源
药材基源:为鲇科动物鲇鱼的鱼鳔。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lurus asotus (Linnaeus)[Parasilurus asotu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剖腹取出鱼鳔,洗净,虹干。
原形态
鲇鱼,体长,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宽阔。口裂向上倾斜,下颌突出明显。上下颌及犁骨上有许多绒状细齿。须2对。眼小,盖有透明薄膜。位置接近头侧,无鳞,皮肤富粘液腺,侧线上有粘液孔1行。背鳍5,很小。臀鳍77-83,与毛鳍相连。幼小时背侧部一般为黄绿色,随着个体成长体色逐步加深变成黑褐色,额部为灰白色,各鳍灰黑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江河、湖泊和水库,为中下层肉食性鱼类,主要食一些小型鱼类。资源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
味甘;咸;性平
功能主治
止血;敛疮。主呕血;阴疮;瘘疮
用法用量
内服:炙,研末,每次6g。外用:适量,煅炭研末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青礞石
- 壁钱
- 防风叶
- 半边藕
- 黑穗画眉草
- 青棉花藤根
- 黑风藤
- 青竹蛇
- 豆瓣还阳
- 腐巴
- 九节菖蒲
- 羖羊角
- 斑茅花
- 斑茅
- 紫油木
- 风气草
- 变蛋
- 黑红菇
- 蜂药
- 白石英
- 早谷藨
- 鳝鱼皮
- 盘羊角
- 扁果
- 棒棒草
- 紫石英
- 雨韭
- 腹水草
- 日中花
- 鸭皂树根
- 宜昌荚蒾叶
- 龟肉
- 疳积草
- 珠兰
- 青叶苎麻根
- 饴糖
- 斑蝥
- 刺楸茎
- 骑马参
- 雨久花
- 蛇迷草
- 竹柏
- 珍珠露水草
- 布渣叶
- 青榨槭
- 朱蕉花
- 柱果木榄果
- 黑龙串筋
- 铅粉
- 白花蛇
- 甘菊花露
- 蜀羊泉
- 檀香油
- 黑塔子根
- 泡桐树皮
- 栀子
- 石蛇
- 肉郎伞
- 窄叶飘带草
- 石壁莲
- 轻粉
- 朱蕉
- 半边莲
- 秃疮花
- 盘羊睾丸
- 白楠木
- 白沙蒿
- 山漆树
- 黄蜀葵茎
- 黑萼棘豆
- 山鸢尾
- 荜茇
- 紫晶蘑
- 香雪兰
- 水伤药
- 青藤
- 锈毛旋蒴苣苔
- 甜果藤
- 甜瓜花
- 紫梢花
- 檀香泥
- 白兰花
- 紫杜鹃
- 紫檀
- 白檀
- 甜瓜茎
- 葛谷
- 雀脑
- 辽东栎壳斗
- 黄花菜
- 大种半边莲
- 黄花鸢尾
- 黄花地桃花
- 黄练芽
- 黄花蒿子
- 黄瓜叶
- 黄花倒水莲
- 黄花堇菜
- 黄花苜蓿
- 黄茄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