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果
《中华本草》:扁果
拼音注音
Biǎn Guǒ
别名
野荔枝。
来源
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三叶漆的树皮、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minthia peniculata(Wall.exG.Don)C.Y.Wu et T.L.Ming[Rhus peniculata Wall.ex G.Don]采收和储藏:树皮全年均可采,剥取树皮,晒干;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
三叶漆 灌木或小乔木,高2-6m。小枝圆柱形,无毛,疏生小皮孔。掌状3小叶。叶柄长2.5-4cm,无毛,上面具槽;小叶通常无柄,椭圆形或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通常最宽处在叶的中上部,侧生小叶长3-7cm,宽1.5-3cm,顶生小叶长6-11cm,宽2-4cm,先端钝,具小尖头,基部阔楔形,全缘或略成浅波状;侧脉两面突起,网脉在叶面突起。圆锥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宽大,被黄色微柔毛,长12-20cm,多分枝,总梗及分枝纤细,下倾;花小,杂性;苞片小,钻形;花淡黄色,花梗短,长约1mm;花萼4-5裂,裂片卵圆形,长约0.5mm;花瓣4-5,椭圆形,长约1.5mm,宽约0.8mm;花丝细线形,长约0.5mm,花药卵圆形,长约0.3mm;花盘10裂,无毛;子房球形,径0.5-0.8mm,花柱3,分离,近顶生,不等长,细线形,柱头头状。核果近球形,略压扁,径约4mm,外果皮橙红色,具光泽,与中果皮分离,中果皮暗红色胶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500m的稀树草地或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味
皮: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主咽喉肿痛;吐血;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果
来源
漆树科扁果Rhus paniculata Wall.,以皮、果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皮:苦、涩,凉。
果:酸、涩,凉。
功能主治
消炎,收敛,舒筋活血。主治扁桃腺炎,风湿性关节炎,消化不良,腹泻。
用法用量
皮3~5钱,果5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逆阿落
- 黄麻灰
- 石灰华
- 雁脂
- 猪肚子
- 苤蓝叶
- 苦菜根
- 竹鼠肉
- 苦楝寄生
- 大枣
- 栗叶
- 马牙七
- 八角莲
- 两指剑
- 秦皮
- 牛尾菜
- 路路通
- 蚺蛇胆
- 胆星
- 黄葛树
- 猪毛蕨
- 鲫鱼脑
- 止血扇菇
- 拔毒散
- 长管假茉莉
- 木达地黄
- 苦荬菜
- 砒霜
- 竹叶椒
- 杭州荠薴
- 芭茅
- 鞘菝葜
- 长叶珊瑚果
- 龙船乌泡
- 香港四照花果
- 鹿仙草
- 文蛤肉
- 石楠
- 过山消根
- 牛奶莓
- 鸡爪枝皮
- 黄鳝藤
- 牛白藤根
- 榛子花
- 赤芍药
- 萝芙木
- 过山消
- 黑果拨毒散
- 赤茯苓
- 马鞭石斛
- 白花菜子
- 牛轭草
- 菠菜
- 苦瓜叶
- 革叶蓼
- 地瓜根
- 玉米油
- 桃金娘
- 木苎麻
- 雪参
- 榛蘑
- 牛毛草
- 石香葇
- 青鱼胆草
- 矮茎朱砂根
- 壮筋草
- 青风藤
- 都拉
- 蒲种壳
- 山皮条
- 长梗千里光
- 蒲桃根皮
- 破布叶
- 龟甲
- 麻叶
- 黄鼠狼
- 苦木
- 车桑子叶
- 雀瓮
- 太白三七
- 苦竹沥
- 青竹标根
- 青通草
- 阿尔泰瑞香
- 鹿胎
- 红沙
- 短毛熊巴掌
- 铅灰
- 豆叶参
- 台湾泡桐
- 佛指甲
- 白石英
- 巴豆油
- 冷水花
- 滑背草鞋
- 人参条
- 还阳草
- 煅石膏
- 紫背天葵草
- 牛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