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缘楤木
《中华本草》:波缘楤木
拼音注音
Bō Yuán Sǒnɡ Mù
别名
红刺脑包、顶天刺、龙牙楤木、三百棒、紫红伞
英文名
root of Undulateleaf Aralia, Undulate Aralia
出处
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波缘楤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lia undulata Hand.- Maz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有刺灌木或乔木,高2.5-7m。树皮赤褐色,小枝有短而粗的刺。叶互生;叶柄无毛,疏生少数短刺;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先端离生部分为锥形;叶大,二回羽状复叶,长达80cm,每羽片有小叶5-15,基部有1对小叶,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4cm,宽2.5-6cm,先端长渐尖或尾尖状,基部圆形,侧生小叶基部歪斜,上面学绿色,下面灰白色,两面均无毛,边缘有波状齿;侧脉7-9对。由多数伞形花序组成大形圆锥花序,分枝长达55cm;总花梗有棕色糠屑状粗毛;小苞片长圆形,长约2mm;花萼无毛,长约1.5mm,边缘有5小齿;花白色,花瓣5,长圆形开花时反曲;子房5室,花柱5,离生。核果球形,浆果状,熟时黑色,有5棱,直径约3mm。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左右的山中密林或山谷疏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翻译片等地。
性味
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主跌打损伤;骨折;痞块;经闭;痛经;劳伤疼痛;风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活血通经、行瘀止痛的功能。用于跌打损伤及妇女闭经痛经。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大乌爪金龙
- 球衣藻
- 波棱瓜
- 光杆琼
- 白细辛
- 芍药花
- 杯菊
- 桤木皮
- 布荆
- 黄藨根
- 黄芩
- 荜茇
- 苘实
- 台湾厚壳树
- 宽穗兔耳风
- 白兰花
- 白蔻
- 白檀
- 黄花堇菜
- 白金古榄
- 白马骨根
- 稗根苗
- 豹皮樟
- 扁豆藤
- 白扁豆皮
- 太子参
- 青葙子
- 白饭豆
- 巴豆树根
- 天茄子
- 大千生
- 白叶火草
- 白花穿心莲
- 白花夏枯草
- 荞麦
- 崩疮药
- 白牛胆根
- 白钩藤
- 野芝麻花
- 太白鹿角
- 斑唇马先蒿
- 青刺尖
- 土丁桂
- 扁竹根
- 条参
- 秋葡萄
- 开口箭
- 漆树木心
- 甘西鼠尾
- 北鱼黄草
- 白及
- 白茎鸦葱
- 白苏
- 回回蒜
- 百味参
- 白粉蕨
- 扁樱桃
- 雁肪
- 小金钱草
- 棕叶芦
- 九州岛岛岛岛堇菜
- 番杏
- 心叶秋海棠
- 南天竹梗
- 节节草
- 马蹄草
- 鹅绒藤
- 千里马
- 还阳草根
- 大鱼鳔花
- 大火草根
- 凤凰木
- 七星鱼
- 狗脊贯众
- 狐心
- 大块瓦
- 蒲州豉
- 大山黧豆
- 钓杆柴
- 水松叶
- 血人参
- 柠条子
- 苔菜
- 秃叶红豆树
- 菟葵
- 野黄皮
- 鸭血
- 田螺厣
- 樟
- 野棉花
- 野芋实
- 蝤蛑
- 野花椒皮
- 野茶子
- 鸭公藤
- 银花子
- 野巴子
- 鼬瓣花根
- 野辣子
- 野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