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海棠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海棠
拼音注音
Yě Hǎi Tánɡ
别名
金石榴、山糖浆、野靛、大山落苏、活血藤、白矮茶、大号狗卵、老鼠柴、活血丹、落地山落乌、水杨树、高脚山茄
来源
野牡丹科野海棠属植物秀丽野海棠Bredia amoena Diels,以根或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活血调经。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月经不调,白带,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5钱~1两。外用水煎洗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野海棠
拼音注音
Yě Hǎi Tánɡ
别名
红叶子、紫背天葵、散血子、红双通、红酸杆、夜变红、丹叶、无翅秋梅棠。
出处
《红河中草药》
来源
为秋海棠科植物无翅果秋海棠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50~70厘米,具纵槽,节膨大,全体被棕红色毛。单叶互生,斜卵形,长6~25厘米,宽3~1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斜心形,边缘具细锯齿,间有疏巨齿,上面绿色,具浅紫色斑晕,下面紫色,基出脉5~9条,叶脉被毛尤密;叶柄长3~11厘米;托叶2枚,披针形,膜质。花粉红色,单性同株,雌雄花同生于一花束上。蒴果。
生境分布
生于较阴湿林下、溪旁。
性味
酸涩,凉。
功能主治
清热止咳,散瘀消肿。治慢性支气管炎,肺热咳嗽,外感高热,扁桃体炎,百日咳,痈疮红肿,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花椒根
- 饱饭花枝叶
- 蓖麻子
- 蝤蛑
- 补血草
- 蚌兰叶
- 闭鞘姜
- 虫牙药
- 匐地风毛菊
- 黑面叶
- 苏木蓝
- 薄荷油
- 刺通草
- 吹火筒
- 蚌肉
- 唇香草
- 野京豆
- 蚌
- 饱饭花果
- 刺梨
- 苦茄
- 薄荷
- 薜荔果
- 薜荔根
- 刺叶楤木
- 虎牙
- 虉草
- 郁金香根
- 野梨枝叶
- 郁李根
- 薜瓣
- 遍地金
- 蓖麻叶
- 刺梨根
- 野料豆
- 苦苣苔
- 豹皮樟
- 败毒草
- 鳖卵
- 鳖胆
- 芭蕉头
- 薄荷露
- 鸨肉
- 二色内风消
- 炮弹果
- 刺蓬花
- 刺黄连
- 菠菜子
- 豹子眼睛果
- 豹皮菇
- 豹药藤
- 刺石榴
- 芭蕉子
- 越西川木香
- 菝葜
- 蓖麻根
- 豹骨
- 驳骨丹
- 野猪肉
- 刺五加
- 刺栗子
- 出山虎
- 芭蕉根
- 驳骨草
- 苞蔷薇根
- 鲃鱼
- 鼻涕果
- 菠菜
- 野樱桃根
- 臂形草
- 黄花夹竹桃叶
- 薄叶棘豆
- 败酱草
- 强威生草
- 鳖血
- 败酱
- 薜荔汁
- 竹卷心
- 硬骨凌霄
- 刺柄莲座蕨
- 贝齿
- 黄龙须
- 双剪菜
- 黄花夹竹桃
- 薄叶黄芩
- 咳喘木
- 铅丹
- 葫芦茶
- 乌鱼蛋
- 边缘鳞盖蕨
- 野槟榔
- 鞭叶耳蕨
- 刺萆薢
- 响铃豆
- 美丽胡枝子花
- 对叶散花
- 花叶子
- 甘蔗
- 光叶密花豆
- 苏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