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木瓜果
《中华本草》:野木瓜果
拼音注音
Yě Mù Guā Guǒ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野木瓜Stauntonia chinensis DC.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untonia chinensis DC.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野木瓜 常绿木质藤本,长达9m。茎圆柱形,灰褐色,全株无毛。掌状复叶互生;总叶柄长5-10cm;小叶5-7片,革质;小叶柄 长1.5-3cm;小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132cm,宽2.5-4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亮绿色,下面黄绿色或淡经常色,中脉在下面隆起,侧脉每边9-11条,与网脉均于下面明显凸起。花单性,雌雄异株,同型,具异臭,常3朵排成伞房花序式的总状花序;总花梗纤细,基部托以大的芽鳞片,花梗纤细,长2-3cm;雄花有萼片6,淡黄色或乳白色,外轮3,披针形,长1.8cm,宽5mm,先端渐尖,内轮3片线状披针形,长1.6cm,2mm,绿色带紫,花瓣缺,雄6,药隔角状突起2mm,约片药室等长,花丝全部生成圆柱状的管,退化心皮小;雌花的萼片与雄花相似,但较大,长达2.2cm,心皮3,棒状,胚珠多数,退化雄蕊6,微小,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长2-3cm,具蜜腺6。浆果长圆形,未熟时表色,熟时橙黄色,长约7cm。直径约3cm。种子多数,黑色,排成数列藏于果肉中。共期3-4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湿润通风的杂木林中、山路边及溪谷两旁。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微、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性味
酸;甘;平
功能主治
敛肠益胃。主急性胃肠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3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橘叶巴戟
- 美丽兔尾草
- 花楸
- 花点草
- 金刚散
- 莱菔子
- 红葱
- 华东瓶蕨
- 昆明鸡血藤根
- 罗汉果
- 石龙芮子
- 亮叶冬青根
- 黄栎
- 紫荆花
- 白豆蔻
- 银叶柳
- 松木皮
- 木通
- 羊耳朵叶
- 小叶买麻藤
- 四照花皮
- 山漆树
- 蓝花龙胆
- 百草霜
- 小苏苏棵花
- 白贝
- 松打七
- 羊胡髭草
- 鱼尾葵
- 野漆树根
- 芒硝
- 木棉
- 木蜡树叶
- 大种半边莲
- 一窝鸡
- 金丝带
- 报春花
- 粘毛黄花稔
- 马乳
- 大花糙苏
- 白藤
- 红鸡踢香根
- 金丝桃果实
- 紫萁
- 圆叶锦葵
- 石楠
- 松香
- 桃儿七果
- 绵毛金腰
- 山狸子肉
- 黄稔根
- 凹瓦韦
- 独龙
- 箭刀草
- 九里香根
- 蝼蛄
- 刺菱
- 土贝母
- 金丝杜仲
- 棣棠花
- 锡叶藤
- 蜘蛛蜕壳
- 山甘草根
- 细沙虫草
- 红皮
- 地笋
- 土百部
- 关苍术
- 大风艾
- 辣子草
- 量天尺
- 细叶大戟
- 山矾叶
- 青灰叶下珠
- 罗布麻
- 竹头草
- 中华绣线梅
- 石筋草
- 刺山茶果
- 橄榄根
- 母菊
- 木瓜根
- 金丝矮陀陀
- 蓝萼香茶菜
- 蓝猪耳
- 蟾皮
- 马钱子
- 木本猪毛菜
- 红榔木
- 山黄菊
- 石岩鸡
- 三叶委陵菜
- 猫须草
- 密马
- 桑根
- 石蕊
- 林背子
- 桦叶荚蒾
- 地黄瓜
- 天胡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