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木瓜果
《中华本草》:野木瓜果
拼音注音
Yě Mù Guā Guǒ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野木瓜Stauntonia chinensis DC.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untonia chinensis DC.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野木瓜 常绿木质藤本,长达9m。茎圆柱形,灰褐色,全株无毛。掌状复叶互生;总叶柄长5-10cm;小叶5-7片,革质;小叶柄 长1.5-3cm;小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132cm,宽2.5-4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亮绿色,下面黄绿色或淡经常色,中脉在下面隆起,侧脉每边9-11条,与网脉均于下面明显凸起。花单性,雌雄异株,同型,具异臭,常3朵排成伞房花序式的总状花序;总花梗纤细,基部托以大的芽鳞片,花梗纤细,长2-3cm;雄花有萼片6,淡黄色或乳白色,外轮3,披针形,长1.8cm,宽5mm,先端渐尖,内轮3片线状披针形,长1.6cm,2mm,绿色带紫,花瓣缺,雄6,药隔角状突起2mm,约片药室等长,花丝全部生成圆柱状的管,退化心皮小;雌花的萼片与雄花相似,但较大,长达2.2cm,心皮3,棒状,胚珠多数,退化雄蕊6,微小,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长2-3cm,具蜜腺6。浆果长圆形,未熟时表色,熟时橙黄色,长约7cm。直径约3cm。种子多数,黑色,排成数列藏于果肉中。共期3-4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湿润通风的杂木林中、山路边及溪谷两旁。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微、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性味
酸;甘;平
功能主治
敛肠益胃。主急性胃肠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3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野柿花
- 迎春花叶
- 三枝叶
- 迎春花
- 三楞草
- 三角咪
- 野亚麻
- 三蕊草
- 野把子
- 野芋叶
- 三铃子
- 十大功劳根
- 迎春花根
- 野三七
- 野兔骨
- 野拔子
- 三枝标
- 十三年花
- 十大功劳
- 蝤蛑
- 越橘叶
- 野棉花
- 野棉花根
- 三叶海棠
- 三爪金龙
- 刷把草
- 十字苔草
- 野巴子
- 三品一枝花
- 三角叶冷水花
- 野百合
- 水八角莲
- 水冬瓜
- 山荆子
- 野大豆
- 栝楼皮
- 郁金香根
- 天葵草
- 头顶一朵花
- 山蜡梅
- 山野芋
- 梳篦叶
- 天香炉
- 山药
- 越橘果
- 伞花马钱
- 野漆树叶
- 柿蒂
- 杉叶
- 柿皮
- 野扇花果
- 山萩
- 水仙桃
- 山荸荠
- 束花石斛
- 三白草根
- 三裂叶犁头尖
- 水八角
- 三叶木蓝
- 山蒜
- 山豆根
- 树火麻
- 桑鳸
- 十八症
- 山银柴胡
- 越西木香
- 柿根
- 柿花
- 三月花
- 野罂粟
- 倒地铃
- 黄缅桂
- 野灯草
- 书带蕨
- 伤寒草
- 野厚朴花
- 三叶金锦香
- 野绿麻
- 三角叶风毛菊
- 大半边旗
- 文蛤
- 野凤仙花
- 野山茶
- 野杜仲果
- 三叶青
- 郁金
- 三叶崖爬藤
- 野甘草
- 三羽叉蕨
- 三花枪刀药根
- 野油麻
- 野洋参
- 丝瓜
- 郁金香
- 伤寒头
- 升药
- 升麻
- 野竹兰
- 野火绳
- 野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