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菊
《中华本草》:止咳菊
拼音注音
Zhǐ Hāi Jú
别名
菊花参、孩儿参、土参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川滇女蒿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ppolytia delauayi (Franch.ex W. W. Smith) Shih [Tanacetum delauyi Frach. Ex W. W. Smith]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川滇女蒿 多年生草本,高7-25cm。有膨大的块根。茎单生,直立,不分枝,被稠密长柔毛,靠近花序下部毛更密。基生叶叶柄长2-6cm,叶片椭圆形、长椭圆形,长2-7.5cm,宽1-2.5cm,明显二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线形、三角状披针形或镰刀形、三角状披针形或镰刀形,宽0.2-1mm;茎生叶互生,有柄,与基生叶同形,但小,最上部叶常羽裂;全部叶下在被稠密或稀疏的长柔毛,上面无毛或几无毛。头状花序6-12个在茎顶排成束状伞房花序,直径1.2-2.2mm;花梗粗短,长2mm,被长或短密柔毛,果期花梗伸长可达5mm;总苞钟状,直径约5mm;总苞片4层,外层披针形,中层长椭国倒披针形,内层倒披针形,全部为黄白色,有光泽,硬草质,边缘淡褐色或白色膜质;两性小花花冠长2.5-2.8mm,外面有腺点。瘦果近纺锤形,长约2mm,果缘有环边。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300-4000m的高山草甸。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及云南。
性味
味辛;甘;性温
功能主治
补肺;止咳化痰。主肺虚咳嗽;久咳不止;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杠木
- 皂荚
- 鸡娃草
- 十字苔草
- 大肺经草
- 少年红
- 鳣鱼肝
- 紫草茸
- 早禾树
- 金钟花
- 山茶子
- 海风藤
- 白螺蛳壳
- 脆蛇
- 山蚂蝗
- 小黄鼠狼
- 曲花紫堇
- 逆阿落
- 球花紫云英
- 猕猴梨
- 红白二丸
- 见风消
- 黑升麻
- 臭黄荆
- 膜蕨囊瓣芹
- 一颗针
- 猫头
- 大红青菜
- 大草蔻
- 兰花石参
- 石彭子
- 漏斗菜
- 朱砂莲
- 韭菜莲
- 鸡爪七
- 牡荆茎
- 水蓼
- 红轮千里光
- 午时花
- 白芥子
- 小发散
- 栲栗
- 枇杷芋
- 石楠
- 马骝卵
- 刺栗子
- 老虎姜
- 蓝锡莎菊
- 铁浆
- 大鳞毛蕨
- 蔷薇叶
- 榼藤
- 黄水枝
- 黑头草
- 滑背草鞋
- 羊须
- 尖子木
- 山乌桕叶
- 大果臭椿皮
- 山枝仁
- 四叶草
- 三筒管
- 毛五加皮
- 猪胆粉
- 大黄蜂子
- 臭黄皮
- 黄花菜
- 小叶寄树兰
- 刺梨根
- 八月炸
- 美商陆子
- 臭樟
- 藨寄生
- 骆驼蹄瓣
- 釜脐墨
- 苎麻叶
- 枫香树根
- 甜瓜子
- 莴苣
- 西南槐树
- 火把花
- 榔榆茎
- 薤白
- 肉根还阳参
- 荷苞花
- 白犁头草
- 灵猫香
- 金钱白花蛇
- 毛蕨根
- 豆黄
- 扇蕨
- 砂漏芦根
- 大板山蚤缀
- 盐肤木皮
- 亮叶茉莉
- 野猪皮
- 海蜇
- 慈乌胆
- 灰藋子
- 化气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