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叶红豆树
《中华本草》:秃叶红豆树
拼音注音
Tū Yè Hónɡ Dòu Shù
英文名
root of Henry Ormosia
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秃叶红豆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mosia nuda (How)R.H.Chng et Q.W.Yao[Ormosia henyi Prain var.nuda How]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取树皮,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秃叶红豆 常绿乔木,高达20m。树皮灰色。枝淡褐绿色,幼时被短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11.5-25cm;叶柄长2-4.5cm,叶柄和叶轴微有细毛;小叶通常5片,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形至椭圆形,长5-10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色稍淡,微被淡黄色细毛。花排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生于枝端或叶腋;萼筒倒圆锥形而短,先端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与筒部几等长;花黄白色,蝶形花冠;雄蕊10,全分离;不等长,内弯;子房花柱线形,柱头偏斜。荚果扁平,长椭圆形,长4.3-6.6cm,宽2.6-3cm,果瓣厚;木质,内有种子1-5颗,成熟时有光泽,种皮暗红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00m的山谷、坑边、混交林内。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根中含有生物碱,抗血凝物质。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活血目痛。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树皮外用于跌打损伤。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黄花木
- 桃树胶
- 棕榈根
- 泥炭藓
- 络石藤
- 田野卷耳
- 糖荠
- 藤茶
- 蚯疽草
- 腰骨藤
- 猪毛蕨
- 滇瓦花
- 辣蓼草
- 枪花药
- 秦岭耧斗菜
- 獭四足
- 五香草
- 桤木皮
- 扶桑叶
- 梨枝
- 倒挂草
- 土半夏
- 尖药花
- 野牡丹子
- 枳椇木皮
- 金刚散
- 朱砂菌
- 桃南瓜
- 翼首草
- 荨麻根
- 紫石英
- 琴唇万带兰
- 紫草茸
- 甜茶
- 鹤顶兰
- 玉兰花
- 嫁(虫戚)
- 全叶山芹
- 秋海棠果
- 凤眼草
- 冬瓜叶
- 团叶鳞始蕨
- 羌活
- 临时救
- 橘红珠
- 母猪草
- 云苔草
- 云豹骨
- 五加果
- 葶苈
- 土牛膝
- 棕榈子
- 大叶南苏
- 玉米黑霉
- 千解草
- 女贞根
- 球衣藻
- 秋海棠花
- 旋覆花
- 大粘药
- 苍耳花
- 虫蚁菜
- 三股筋
- 大脖子药
- 秋鼠曲草
- 大苞芹
- 大叶紫薇
- 荠苎
- 半枝莲
- 京大戟
- 球花紫云英
- 肝风草
- 木馒头
- 土燕窝泥
- 脐带
- 柞树皮
- 牙疳药
- 犁头尖
- 黄杞皮
- 田基黄
- 獭胆
- 柠条
- 叫姑姑
- 到老嫩
- 平贝母
- 木竹子皮
- 大风艾
- 草绣球
- 一口红
- 美舌藻
- 馒头蟹
- 金腰带
- 玉蜀黍
- 九头妖
- 干姜
- 点地梅
- 巴豆油
- 白草莓
- 癞皮根
- 七叶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