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参
《中华本草》:条参
拼音注音
Tiáo Shēn
别名
雪条参、红条参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伞状绢毛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roseris umbrella (Franch.)Stebb. [Crepisumbrelle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片晒干。
原形态
伞状绢毛菊 多年生草本,肉质,高5-18cm;具木质根状茎。叶柄具疏长硬毛;基生叶多数,暗紫红色,下部叶卵形,上部叶披针形或条形,长3-12cm,宽0.8-5cm,先端圆钝,具短绒毛或无毛,边缘具锯齿,叶片下部有时具小裂片。头状花序密集,梗长1.5-8cm,具1-4小叶或披针形苞片;总苞长15-20mm;外层总苞片2-4,宽条形,与内层等长或稍短,内层总苞片10-15,披针形,先端急尖,边缘膜质,具疏硬毛或无毛;舌状花黄色,长12-20mm,舌片先端5齿裂,筒部长5.5-9mm。瘦果,狭长圆形,暗褐色,长3-6mm;冠毛白色。花果期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400-3900m的高山、草地或石坡。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
味苦;甘;性温
功能主治
补益气血。主身体虚弱;头晕;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踏膀药
- 田螺壳
- 胎生铁角蕨
- 通天草
- 商陆
- 蓖麻子
- 水牛尾
- 泽漆
- 土马骔
- 土草果
- 木黄连
- 秋枫
- 托里贝母
- 祁州一枝蒿
- 田高粱
- 天王七果实
- 蝴蝶树
- 鲱鱼
- 鹄油
- 禾叶墨斛
- 白刺花
- 毛莸
- 蓑草
- 岗松
- 绿矾
- 大花美人蕉
- 羊角藤叶
- 酒
- 茴香茎叶
- 黑汉条
- 淡秋石
- 黄花香
- 五月霜
- 和合草
- 猕猴桃藤中汁
- 调经草
- 桃奴
- 鱼鳔
- 杓儿菜
- 粉萆薢
- 土荆皮
- 桃胶
- 蚕豆叶
- 黄毛榕
- 铁仔
- 黄堇
- 梧桐
- 桐叶千金藤
- 马绊草
- 变叶胡椒
- 莲子
- 通脱木花上粉
- 短蕊万寿竹
- 桃茎白皮
- 锡生藤
- 花木通
- 磨盘草
- 雕头
- 太白花
- 金莲花
- 牛嗓管树
- 海风藤
- 女金丹
- 小毛蓼
- 青蛇莲
- 中国繁缕
- 土细辛
- 苦壶卢花
- 岭南花椒根
- 假蒟子
- 大将军
- 茨菇草
- 倒爪草
- 藏菌陈
- 刺花椒
- 钮子七
- 荩草
- 土色牛肝菌
- 土香榧
- 石帆
- 跳八丈
- 光背杜鹃
- 福参
- 天脚板根
- 水石油菜
- 赶山鞭
- 款冬花
- 胡桃仁
- 南五味子
- 北鹤虱
- 塘虱鱼
- 盾果草
- 海茄子
- 梓实
- 水芙蓉
- 鳝鱼血
- 血余炭
- 高山黄华根
- 灰叶
- 繁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