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谷藨
《*辞典》:早谷藨
拼音注音
Zǎo Gǔ Pāo
别名
天青地白扭、酸母子。
出处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无腺白叶莓的根。
原形态
落叶灌木,高1~4米。茎直立,稍呈拱形。茎枝、叶轴及叶柄散生皮刺,枝被灰白色柔毛,老后无毛。3出复叶,小叶卵形、广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6~12厘米,宽3~6.5厘米,顶生小叶较大,先端渐尖或长尖,基部圆或浅心形,侧生小叶常偏斜,上面疏生白柔毛,下面密生白绒毛,边缘具不整齐粗齿,小叶近无柄;托叶线形。短总状花序,总轴和花梗密生短绒毛,萼5,花瓣5,倒卵形,有啮蚀状边缘,和萼片几等长,红色。聚合果球形,径1.5厘米,橘红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疏林及溪旁丛林内。分布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功能主治
治小儿风寒咳逆、气喘:早谷藨鲜根一两,加芫荽菜、紫苏、前胡各三钱,水煎,冲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柳叶亚菊蒿
- 火炮草果
- 竹叶子
- 花锚
- 柱果木榄叶
- 柿叶
- 竹叶马豆
- 荛花根
- 中华石楠果
- 皂柳
- 指天蕉
- 竹鼠子油
- 兰花双叶草
- 紫荆桠
- 珍珠莲根
- 美人蕉
- 一味药根
- 紫竹根
- 紫葳根
- 纤花耳草
- 刺瓜
- 猪蓼子草
- 麻柳叶
- 一碗泡
- 珍珠梅
- 中华绣线梅
- 粘鱼须
- 烧伤藤
- 云母石
- 小金樱子
- 石蟾蜍
- 竹叶心
- 紫楠叶
- 粽巴叶
- 紫背天葵草根
- 准噶尔鸢尾
- 小茄
- 珍珠
- 云南地黄连
- 云南莲座蕨
- 蚕沙
- 再生稻
- 银紫丹参
- 云南风车子
- 一柱香
- 一把蔑
- 珍珠草
- 地白草
- 紫梢花
- 梓树
- 柞木根
- 朱砂莲
- 红花小独蒜
- 紫菀
- 垂果大蒜芥
- 竹叶莲
- 竹鼠肉
- 细叶乌蔹莓
- 棕竹
- 乌苏里鼠李树皮
- 老虎耳
- 一颗针
- 黑阳参
- 紫荆丫
- 一匹草
- 紫苏子
- 竹兰草
- 厚朴花
- 白残花
- 斩木橿子
- 竹节参
- 桦菌芝
- 制川乌
- 珠芽半枝
- 紫弹树叶
- 土茶
- 紫云英
- 云南野砂仁
- 谷精草
- 柘耳
- 紫茎
- 凤尾蕉花
- 点地梅
- 抓地龙
- 梅根
- 粽粑叶
- 粘毛黄花稔
- 篦梳剑
- 紫花地丁
- 独角莲
- 向天蜈蚣
- 总状绿绒蒿
- 粘毛鼠尾草
- 紫弹树
- 蝎子草
- 紫茉莉根
- 祖司麻
- 大白顶草
- 海鹞鱼
- 竹叶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