鷩雉
《*辞典》:鷩雉
拼音注音
Bì Zhì
别名
赤鷩(《山海经》),鵕鸃(《汉书》),采鸡(《逸周书》),锦鸡(《禽经》),金鸡(《纲目》)。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雉科动物红腹锦鸡的肉。
原形态
体长约100厘米。嘴短而坚,呈角黄色。眼褐色,睑部裸出,呈肉黄色。雄者头上具金黄色丝状羽冠,覆盖颈上;脸、颏和喉锈红色;后颈围以金棕色的扇状羽,形成披肩状,各羽边缘有蓝黑色双条细边;上背浓绿,羽缘为绒黑色;背的余部和腰均深金黄色,腰侧转深红,各羽羽支散离如发;尾长占体长的3/4,中央尾羽极长,黑褐色,满布桂黄色点斑;外侧尾羽呈桂黄色和黑褐色波状横斑相间状;尾上覆羽基部亦然,端部转为深红色;肩羽暗红,最内侧飞羽及其覆羽深蓝色;次级飞羽及其覆羽均黑色而缀以栗色;初级飞羽暗褐,其边缘棕黄色。下体自喉以次几纯为深红色,肛周淡栗。脚短而健,呈角黄色。雌鸟头顶和后头黑褐而杂以肉桂黄色;上背棕色而具黑褥横斑;翼上黑斑更粗;上体余部棕褐,密缀以黑色虫蠹状纹;尾端形尖而色亦较淡;胸和胁棕黄色杂有黑斑;腹几为纯棕色;尾下覆羽亦具黑斑。
生境分布
平时常单独或成对栖息于多岩的山地及岩坡,出没于矮树丛和竹林间。善奔驰,很少见其起飞。分布地区自青海东南部、甘肃和陕西南部,南抵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性味
①《纲目》:"甘,温,微毒。"
②《医林纂要》:"甘辛,温。"
功能主治
《医林纂要》:"功用同雉(温中补虚,益肝和血)。"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藤本夜关门
- 柠条籽
- 鸡爪竻
- 鸡爪簕
- 露水草
- 堇叶山梅花
- 粗榧子
- 香茅花
- 水红袍
- 疣果冷水花
- 鸡冠花
- 水仙花
- 鸡胆
- 鸡腿堇菜
- 鸡血李
- 鸡公柴果
- 对节树根
- 鲚鱼
- 鸡嗉子根
- 金纽子
- 田麻
- 贯众
- 长白假水晶兰
- 金盏草
- 金耳环
- 亮叶桦
- 薏苡叶
- 鸡腰果
- 石榴叶
- 巨紫堇
- 海螵蛸
- 金线风
- 鲛鱼
- 长叶山竹子
- 鸡蛋壳
- 鸡肉
- 鸡蛋果
- 大榆蘑
- 深裂黄草乌
- 鸡骨柴叶
- 鹅肉
- 法半夏
- 水蕨
- 绵马贯众
- 鸡谷草
- 水曲柳
- 牡荆茎
- 石山花椒
- 尖嘴林檎果
- 金花菜
- 茅膏菜
- 金线草
- 黄花地锦苗
- 臭梧桐子
- 杏叶防风
- 高粱泡根
- 药茴香
- 蛤仔壳
- 鸭脚黄边
- 大叶花椒茎叶
- 金金棒
- 木天蓼根
- 金钟茵陈
- 金线草根
- 狭萼半边莲
- 接气草
- 鸡蹼
- 蚕砂
- 吉祥草
- 惊风草
- 锡矿
- 鼠李根
- 丁香露
- 相思子
- 杏仁
- 没食子
- 金针菜
- 金锦香
- 韭菜
- 锯鲨翅
- 榉树皮
- 君迁子
- 锦鸡儿
- 五叶藤
- 景天
- 金石斛
- 嘉兰
- 凹朴皮
- 姜皮
- 臭李子
- 郁金
- 阿氏蒿
- 黄耆茎叶
- 吉利子树
- 吊灯花叶
- 鲫鱼头
- 鸡肉参
- 罗望子
- 虱婆草
- 鸡油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