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皮涎
《中华本草》:榆皮涎
拼音注音
Yú Pí Xián
来源
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榆树茎皮部的涎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pumila L.采收和储藏:四季可采,割破茎皮,收集流出的涎汁。
原形态
落叶乔木,树干端直,高达20m。树皮暗灰褐色,粗糙,有纵沟裂;小枝柔软,有毛,浅灰黄色。叶互生,纸质;叶柄长2-10m,有毛;托叶早落;叶片倒卵形、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2-2.5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幼时有短毛,老时仅脉腋有毛,边缘具单锯齿;侧脉明显,9-18对。花先叶开放,簇年成聚伞花序,生于去年枝的叶腋;花被针形,4-5裂;雄蕊与花被同数,花药紫色;子房扁平,1室,花柱2。翅果近圆形或倒卵形,长1-1.5cm,宽0.8-1.2cm,光滑,先端有缺口,种子位于翅果中央,与缺口相接;果柄长约2mm。花期3-4月,果期4-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河堤、田埂和路边,山麓、沙地上亦有生长。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长江以南多系栽培。
功能主治
杀虫。主疥癣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涂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罗伞树
- 弹刀子菜
- 羊肾
- 隔山消
- 牛毛毡
- 杜鹃兰
- 栀子花
- 金线草
- 强威生草
- 三台红花
- 苦苣
- 大羽藓
- 海狸香
- 金匙叶草
- 地盘松球
- 罗望子叶黄檀
- 锡生藤
- 槐胶
- 路旁菊
- 大叶醉鱼草
- 母猪草
- 高粱根
- 大叶铁包金
- 黄毛榕
- 大昏鸡头
- 帘子藤
- 大叶井口边草
- 樟
- 柳叶剑蕨
- 油炸木
- 落地荷花
- 赤车使者
- 浮小麦
- 浮萍
- 短枝六道木
- 槐角
- 鸨油
- 双参
- 山苦菜
- 梧桐
- 五倍子苗
- 都拉
- 老牛揣
- 高原点地梅
- 栲栗
- 瓦楞子
- 钱针万线草
- 野扁豆
- 花杜仲藤
- 西番莲
- 遍地金
- 塔黄
- 小寸金黄
- 蒌油
- 美味牛肝
- 大树皮
- 雪灵芝
- 湿生扁蕾
- 角叉菜
- 鸡爪乌
- 牡蛎
- 海茄子
- 节瓜
- 丁香蓼
- 石蚕
- 莲蓬草
- 石楠
- 五加果
- 挖耳草根
- 鸡冠草
- 高山黄华根
- 矮陀陀
- 蓼螺
- 鸡枞
- 繁缕
- 芋
- 红葱
- 藤本夜关门
- 荫风轮
- 茶叶
- 无花果
- 小龙胆草
- 蝙蝠藤
- 鳗鲡
- 榆皮涎
- 广玉兰
- 吊罗果
- 满天星
- 小叶榕
- 单条草
- 细叶草乌
- 单花芥
- 马肉
- 黑果拨毒散
- 小杉藻
- 鳆鱼
- 鹿蹄肉
- 甘青青兰
- 天目木姜子
- 对节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