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
《全国中草药汇编》:油桐
拼音注音
Yóu Tónɡ
别名
三年桐、罂子桐、虎子桐
来源
大戟科油桐属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 Shaw,以根、叶、花、果壳及种子油入药。根常年可采。夏秋采叶及凋落的花,晒干备用。冬季采果,将种子取出,分别晒干备用。种子油另行加工。
性味
甘、微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根:消积驱虫,祛风利湿。用于蛔虫病,食积腹胀,风湿筋骨痛,湿气水肿。
叶:解毒,杀虫。外用治疮疡,癣疥。
花:清热解毒,生肌。外用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
根2~4钱,水煎或炖肉服;叶、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花浸植物油内,备用。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榆蘑
- 洋白蜡树
- 椰子油
- 榆荚仁
- 油柑根
- 油桐叶
- 油桐子
- 油渣果
- 油茶
- 油茶叶
- 岩豇豆
- 岩青兰
- 月季花
- 柚
- 柚核
- 柚花
- 异被赤车
- 引水蕉
- 月桂叶
- 油柑木皮
- 油柑虫节
- 油菜子油
- 油鸭
- 杨梅叶
- 杨梅树皮
- 椰子瓤
- 油渣果根
- 岩青菜
- 月季花根
- 杨树花
- 榆叶
- 栘依果
- 椰子
- 油棕根
- 油草
- 月光花
- 柚树寄生
- 柚皮
- 榆花
- 油桐根
- 油茶根皮
- 水茴香藻
- 幼油草
- 柚根
- 山小橘
- 大血藤
- 樱桃核
- 延胡索
- 椰子壳
- 油头草
- 油胡桃
- 岩风子
- 杨梅叶蚊母树根
- 油炸木
- 油茶花
- 延羽卵果蕨
- 杨枸花
- 杨梅树
- 油鱼
- 有瓜石斛
- 杨梅
- 椬梧
- 榆拟层孔菌
- 异穗卷柏
- 杨翠木
- 椰根
- 樱桃枝
- 崖棕根
- 摇钱树
- 杨栌耳
- 榆白皮
- 樱桃
- 异叶米口袋
- 异叶鳞始蕨
- 异株百里香
- 晕药
- 银鲛
- 白背青荚叶
- 白附子
- 银杏叶
- 阳桃花
- 薏苡叶
- 伯乐树
- 秋子梨
- 半圆盖阴石蕨
- 白肚
- 白背杨
- 野茉莉
- 野菊
- 芸薹
- 阴蚼
- 甜根子草
- 越南悬钩子
- 清明菜
- 球果藤
- 八宝镇心丹
- 盐肤木根皮
- 白背叶(峨嵋山胡椒)
- 野素馨
- 罂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