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
《全国中草药汇编》:油桐
拼音注音
Yóu Tónɡ
别名
三年桐、罂子桐、虎子桐
来源
大戟科油桐属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 Shaw,以根、叶、花、果壳及种子油入药。根常年可采。夏秋采叶及凋落的花,晒干备用。冬季采果,将种子取出,分别晒干备用。种子油另行加工。
性味
甘、微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根:消积驱虫,祛风利湿。用于蛔虫病,食积腹胀,风湿筋骨痛,湿气水肿。
叶:解毒,杀虫。外用治疮疡,癣疥。
花:清热解毒,生肌。外用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
根2~4钱,水煎或炖肉服;叶、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花浸植物油内,备用。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肉半边莲
- 显子草
- 昆明水金凤
- 跳八丈
- 尖嘴林檎果
- 侧耳
- 宽叶紫萁苗
- 淡竹根
- 倒地铃
- 岩败酱
- 牛嗓管树
- 优若藜
- 剑皮树菌
- 小儿腹痛草
- 土密树
- 滇高良姜
- 东风螺壳
- 甜瓜茎
- 小麦麸
- 叶上果根
- 栾华
- 白鬼笔
- 化香树
- 橡实
- 阴阳枫
- 山慈姑叶
- 黑参
- 西南卫矛
- 痰药
- 鸡爪槭
- 金腰
- 三股筋
- 月季花叶
- 小巢菜
- 大黄
- 山韭菜
- 漏芦
- 野苋子
- 水贯众
- 万年青叶
- 菊花苗
- 黄紫堇
- 金樱花
- 叶下红
- 棉花子
- 万年松
- 白透骨消
- 湖瓜草
- 垂穗荛花
- 山大颜
- 黄花稔
- 小白绵参
- 乌榄仁
- 冠唇花
- 华中五味子
- 棱叶韭
- 稗根苗
- 象皮
- 酒饼叶根
- 锯叶竹节树
- 黍茎
- 藤黄连
- 盒子草
- 宽筋藤
- 萝藦子
- 倒赤伞
- 牡狗阴茎
- 番石榴叶
- 油散木
- 椰子壳
- 羊哀
- 云朴
- 橙子核
- 乌木屑
- 金丝草
- 蓝锭果
- 杨梅核仁
- 黄皮叶
- 苦瓜
- 木鳖子
- 叶上花
- 小槐花
- 海鲶
- 华风车子根
- 滇车前
- 辛夷
- 大叶拿身草
- 卵叶蜘蛛抱蛋
- 辣椒头
- 半边菜
- 岩青菜
- 干蟾
- 台湾土豆蔻
- 藤茶
- 假连翘叶
- 榆花
- 益母草花
- 无患树蔃
- 六棱麻
- 铁马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