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夜来香
别名
夜香花、夜兰香
来源
萝藦科夜来香属植物夜来香Telosma cordatum (Brum. f.) Merr.,以叶、花、果入药。叶随时可采,花、果分别于花期、果期采集,晒干。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去翳,拔毒生肌。
花、叶、果:用于急慢性结合膜炎,角膜炎,角膜翳;麻疹引起的结膜炎。
鲜叶:外用治已溃疮疖脓肿,脚臁外伤糜烂。
用法用量
花、叶1~2钱,水煎服;或用果1个(剖开)水煎服。鲜叶外用适量开水烫后贴之。(脚臁外伤糜烂,用鲜叶锤猪肥肉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夜来香
拼音注音
Yè Lái Xiānɡ
别名
月见草
出处
《贵州草药》
来源
为柳叶菜科植物红萼月见草的根。秋季采收。
原形态
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米左右,基部有红色长毛。叶互生,茎下部的叶有柄,上部的叶近无柄;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长6~9厘米,宽1.5~3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边缘疏有细锯齿,两面均被白色柔毛。花单生于枝端叶腋,排成疏穗状;萼管细长,先端4裂,裂片披针形,反折;花瓣4,黄色,倒卵形或倒心脏形;柱头4裂。蒴果圆筒形,先端狭,外被白色长毛。花期7~8月。
生境分布
多栽培于庭园中。
性味
甘,温。
功能主治
强筋壮骨、祛风除湿。
复方
①治风湿病:夜来香一两,铁筷子五钱。泡酒服,一日二次,每次五钱。
②治筋骨疼痛:夜来香、散血草、透骨消、大马蹄、巴岩姜各五钱。煨水服。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丽江青木香
- 香桂皮
- 密陀僧
- 龟版胶
- 黄泥菜
- 阴阳枫
- 大叶酸藤
- 元宝草
- 香艾
- 岩松
- 岩石松
- 黄竹参
- 草香附
- 虫蚁菜
- 圆叶娃儿藤
- 滑石粉
- 黄芩
- 乌鸦翅羽
- 制草乌
- 斩妖剑
- 叶底珠
- 石芫茜
- 石上莲
- 法罗海
- 叩头虫
- 橙子
- 芋叶
- 盾叶薯蓣
- 地棠花
- 石楠
- 篦子三尖杉
- 莿(木冬)
- 猴接骨草
- 茼蒿
- 黄龙藤叶
- 柞木叶
- 藏报春花
- 白花蛇目睛
- 蝲蛄石
- 老鸦胆叶
- 蜡梅花
- 梵天花
- 七叶一枝花
- 大红毛叶
- 金丝梅
- 川贝母
- 青藤
- 巴豆叶
- 柳穿鱼
- 毛莸
- 野决明
- 昆明鸡血藤根
- 女贞皮
- 拦路虎
- 牡蒿根
- 长叶紫珠
- 锦鸡儿
- 山慈菇
- 荞麦七
- 灵猫肉
- 野苦瓜
- 鸱肉
- 布朗耳蕨
- 番红花
- 糙壳菱蟹
- 芒种花
- 蛤蚧
- 白杨树
- 假耧斗菜
- 蛇退
- 黄杞
- 塔黄
- 盾叶莓
- 狗缨子
- 骨节草
- 薇籽
- 剑叶耳草
- 香榧草
- 百里香
- 苦檀子
- 野菠菜
- 横经席
- 苦地丁
- 春花木
- 橘叶
- 紫丁香
- 麻柳树根
- 小伸筋草
- 桑根
- 黄龙藤
- 苦楝子
- 鸊鷉
- 鸡眼草
- 半边菜
- 回心草
- 玉蜀黍
- 毛大丁草
- 扁轴木
- 雪参
- 细齿叶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