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白菜素
《中国药典》:岩白菜素
英文名
BERGENINUM
形状
本品为白色疏松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遇光或热渐变色。
本品在甲醇中溶解,在水或乙醇中微溶。
熔点:取本品,在130℃干燥后,依法测定(附录ⅦC),熔点为232~240℃。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附录ⅦE),按干燥品计算,比旋度为-38°至-45°。
鉴别
(1) 取本品50mg,加水10ml,加热使溶解,放冷,取溶液1ml,加每1ml中含三氯化铁试液 1滴的铁氰化钾试液 2滴,显翠绿色,后变为蓝色。
(2) 取本品5mg,加甲醇1ml 使溶解,加7%盐酸羟胺的甲醇溶液数滴,再加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使呈碱性,加热至微沸,放冷,加稀盐酸使呈酸性,加 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2滴,显紫红色。
(3) 取本品[含量测定]项下制备的溶液,照分光亮度法(附录Ⅴ A)测定,在275nm与220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含量程度
取本品约2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照分光亮度法(附录Ⅴ A),在275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岩白菜素(C14H16O9)的吸收系数(E1% 1cm)248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岩白菜素(C14H16O9)应为97.0%~103.0%。
功能主治
镇咳祛痰。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0.125g,一日3次。
贮藏
遮光,密闭。
摘录
《中国药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湖北海棠
- 榅桲皮
- 岳桦
- 败酱
- 大叶蛇泡簕
- 拔毒草
- 豆列当
- 珍珠菜
- 柯蒲木
- 小花酸藤子
- 黑种草
- 心胆草
- 白线蛇
- 萍蓬草子
- 地麻黄
- 老鼠刺
- 牌楼七
- 厚朴
- 吴茱萸叶
- 白脂麻
- 绿绒蒿
- 豉虫
- 苜蓿根
- 猴樟
- 自消容
- 雷公藤
- 大透骨消
- 乌鸦胆
- 长尾复叶耳蕨
- 革叶茴芹
- 三七
- 藤本夜关门
- 黄皮叶
- 君迁子
- 长梗千里光
- 鳗鲡鱼骨
- 老枪谷
- 甜草
- 狭叶蓬莱葛
- 蚕豆
- 菊叶三七
- 滇南千里光
- 芒叶小米草
- 九节风
- 凤凰木
- 丝瓜子
- 崖松
- 晕药
- 台湾千金藤
- 地胆
- 亚婆潮
- 宜梧
- 伊贝母
- 漏斗瓶蕨
- 马肋巴
- 羊皮
- 檵花叶
- 刺葡萄
- 黄珠子草
- 油桐子
- 球花紫云英
- 水狗子
- 昙花
- 鼠李皮
- 密穗砖子苗
- 小叶凤凰尾巴草
- 鸡骨菜
- 南瓜瓤
- 萍蓬草
- 鸡筋参
- 小三棵针
- 金丝藤仲
- 蓝布正
- 鱼尾葵根
- 蟒蛇草
- 芨芨草
- 扭肚藤
- 大荃麻
- 罗平蓟
- 无患树蔃
- 细叶卷柏
- 素馨花
- 猕猴桃根
- 甘菊
- 大过路黄
- 猴头菌
- 芡实
- 细锥香茶菜
- 香叶树
- 南山藤
- 虾蟆
- 瓜蒌皮
- 宜昌荚蒾叶
- 鸭脚黄边
- 鸢胆
- 黄颔蛇骨
- 地乌
- 岩泽兰
- 锦地罗
- 猩猩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