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白菜素
《中国药典》:岩白菜素
英文名
BERGENINUM
形状
本品为白色疏松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遇光或热渐变色。
本品在甲醇中溶解,在水或乙醇中微溶。
熔点:取本品,在130℃干燥后,依法测定(附录ⅦC),熔点为232~240℃。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附录ⅦE),按干燥品计算,比旋度为-38°至-45°。
鉴别
(1) 取本品50mg,加水10ml,加热使溶解,放冷,取溶液1ml,加每1ml中含三氯化铁试液 1滴的铁氰化钾试液 2滴,显翠绿色,后变为蓝色。
(2) 取本品5mg,加甲醇1ml 使溶解,加7%盐酸羟胺的甲醇溶液数滴,再加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使呈碱性,加热至微沸,放冷,加稀盐酸使呈酸性,加 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2滴,显紫红色。
(3) 取本品[含量测定]项下制备的溶液,照分光亮度法(附录Ⅴ A)测定,在275nm与220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含量程度
取本品约2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照分光亮度法(附录Ⅴ A),在275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岩白菜素(C14H16O9)的吸收系数(E1% 1cm)248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岩白菜素(C14H16O9)应为97.0%~103.0%。
功能主治
镇咳祛痰。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0.125g,一日3次。
贮藏
遮光,密闭。
摘录
《中国药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土阿魏
- 金丝矮陀陀
- 麦撇花藤
- 莿(木冬)
- 尖尾风
- 石龙刍根
- 小寸金黄
- 白三百棒
- 光叶闭鞘姜
- 金鸡纳
- 软水黄连
- 蛇不见
- 四照花
- 三匹箭
- 豆梨
- 白脚威灵
- 将军树
- 鸡嗉子果
- 蠵龟血
- 牛羊草结
- 大细辛
- 青叶胆
- 北鱼黄草
- 牙刷草
- 旋覆花根
- 地丁
- 花皮胶藤
- 黄龙藤叶
- 天仙藤
- 竹卷心
- 圆叶碱毛茛
- 莲雾
- 降真香
- 油茶根皮
- 托腰散
- 公母草
- 桐叶
- 蚂蚁
- 大千生
- 冠果草
- 乳腐
- 顶头马蓝
- 毒芹根
- 屈头鸡根
- 骨碎补
- 太白小紫菀
- 滇五味
- 大金银花
- 狭叶垂头菊
- 岩胡椒
- 火赤链蛇
- 水松球果
- 野梧桐
- 人面子
- 桦树液
- 鸭跖草
- 全叶马兰
- 枪花药
- 细柄薯蓣
- 心叶野海棠
- 赤小豆叶
- 棱子芹根
- 南瓜蒂
- 土沙参
- 狭叶败酱
- 小蒜
- 山羊肝
- 大叶千斤拔根
- 小金樱
- 大金发藓
- 白花藤
- 大黄花
- 水棉花
- 奶椎
- 甜果藤
- 柱果木榄叶
- 墓头回
- 红瑞木
- 笔仔草
- 田野卷耳
- 花南星
- 大脚菇
- 乌蛇膏
- 透骨草
- 东廧子
- 海螺厣
- 小白绵参
- 细叶乌蔹莓
- 水麻根
- 公鱼
- 直杆蓝桉叶
- 玛瑙
- 匍匐滨藜
- 红对节子
- 蒺藜根
- 石南叶
- 头巾草
- 咖啡
- 黎罗根
- 桂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