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豆
《*辞典》:铁马豆
拼音注音
Tiě Mǎ Dòu
别名
黄花马豆(《滇南本草》),蝴蝶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
《滇南本草》
来源
为豆科植物毛宿苞豆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质藤本,长60~120厘米。茎绿色,纤细,多分枝,密生白色柔毛。托叶披针形,长约4毫米;叶互生;叶柄长约1~3厘米,密生短柔毛;小叶3,椭圆形、倒卵形或菱状倒卵形,长1~2.5厘米,宽7~16毫米,先端钝圆,有小突尖,基部圆或阔楔形,两面有白色伏柔毛,边缘多少波状。总状花序腋生;苞片、小苞片狭披针形,有毛,宿存;总花梗短,有白色长柔毛;萼钟状,密生长柔毛;花冠黄色。荚果条形,扁平,密生长柔毛,成熟后开裂。种子4~5,暗绿色,有黑色斑。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田边或湿润的路旁草丛中。分布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性味
苦,凉。
①《滇南本草》:"性微寒。"
②《云南中草药》:"微苦,凉。"
归经
《滇南本草》:"入肝、胆二经。"
功能主治
清肝泄热,除蒸宁咳。治阴虚潮热,午后骨蒸,虚痨咳嗽,乳腺炎,腮腺炎。
①《滇南本草》:"主泄肝胆之火。治寒热往来,午后潮热。"
②《云南中草药》:"清虚火,泄肝胆热。治阴虚潮热,骨蒸痨热,虚痨咳嗽。"
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消炎。治乳腺炎,腮腺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复方
治室女干痨发热,午后怕冷,夜间发热,咳嗽吐痰:铁马豆三钱,淮熟地三钱,咳嗽加响铃草二钱(蜜炒),多痰加云陈皮二钱。水煎点童便服。(《滇南本草》)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葵花大蓟
- 鹈鹕脂油
- 鳝鱼
- 鳝鱼血
- 鳝鱼骨
- 鼠尾草
- 屎咕咕
- 亚麻子
- 蜀葵子
- 蜀葵根
- 不凋木
- 铁篱巴果
- 毛叶柿叶
- 贴骨散
- 铁罗伞
- 蛇藤
- 铜骨七
- 鼍甲
- 铁蚂蟥
- 铁
- 蛇胆
- 铜罗伞
- 酸枣仁
- 铁树花
- 铁棒锤茎叶
- 铁海棠花
- 蛇婆子
- 鼍肉
- 通骨消
- 驱虫斑鸠菊
- 栲栗
- 铁线莲
- 铜锤草
- 长盖铁线蕨
- 肉珊瑚
- 铁树
- 人参子
- 蛇见怕
- 鲛鱼胆
- 鼠舌草
- 红吹风
- 铁扫竹
- 铁皮石斛
- 诃子
- 鼠李
- 铁蕨鸡
- 鸭脚木皮
- 猪靥
- 铁灯台
- 紫色翼萼
- 马蔺根
- 通骨消根
- 蜗牛
- 贴生石韦
- 通骨消茎叶
- 冷杉果
- 野梨枝叶
- 浮萍
- 罗望子
- 窝儿七
- 通天连
- 铁杆蒿
- 铜锤玉带草
- 铁牛皮
- 狼杷草
- 铁轴草
- 通草
- 铁藤
- 鲐鱼
- 石刷把
- 长叶柄野扇花
- 铁脚威灵仙叶
- 通脉丹
- 铁破锣
- 玄台
- 铁鞭草
- 紫燕草
- 透骨香根
- 蛇根木
- 野把子
- 随手香
- 麝肉
- 维氏假瘤蕨
- 韶子
- 铁藤根
- 铁箭矮陀
- 铁箍散
- 铁丝七
- 铁钉菜
- 蹋菜
- 铜锣七
- 铁苋
- 铁灯兔耳风
- 貒肉
- 透骨草
- 铁浆
- 铜苋菜
- 铁角凤尾草
- 铁棒锤
- 桑蠹虫